最贵的东西,我们总是后知后觉 朋友曾把儿子塞进每月3万的国际幼儿园,却在家长会上接到孩子确诊自闭症的通知。那个在投行挥金如土的男人红着眼眶说:"原来他每次撕作业本都是在求救,可我连他最喜欢的恐龙名字都没记住。" 老邻居张姨的存折密码是女儿生日,可女儿定居澳洲十年未归。去年重阳节她笑着给我们看手机相册:"这是西西小时候,这是她结婚录像的截图,这是她朋友圈里外孙女的照片…..." 那些模糊的影像,是她最珍贵的"不动产"。 时间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把最珍贵的东西包装成空气般寻常。母亲的唠叨、孩子的涂鸦、爱人眼角的细纹,这些看似免费的馈赠,实则是生命银行里每天都在自动扣款的活期账户。当我们终于读懂价签上的天文数字时,取款机早已显示余额不足。 此刻你正在阅读的这三分钟,可能是某个人在医院等待的最后三分钟,是某个孩子期待父母关掉手机的三分钟,是某个老人翻旧相册的三分钟。这个世界上最公平也最残酷的真相是:每个人都在以每分钟60秒的速度,典当着自己最值钱的资产——那些可以创造温暖却不可再生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