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丨预防牙龈萎缩 维护口腔健康 在人体口腔中,保护牙齿健康的周围组织我们称为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龈、牙周膜,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固定和营养牙齿。正常牙龈为粉红色,质地坚韧有弹性,能咀嚼和耐受食物摩擦。但是,当口腔卫生状况不佳时,牙龈软组织就会出现炎症,刷牙或咀嚼硬物时牙龈会出血,牙龈颜色也会变成鲜红色,质地变松软,严重的话会出现牙龈萎缩,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牙龈萎缩是口腔健康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群容易出现牙龈萎缩的情况,应该时刻关注。 老年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人体生理性的骨质流失,牙龈容易出现萎缩现象。 老年人平时应注意每天早晚刷牙,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正确使用牙线清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减少对牙龈的刺激。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膳食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钙质的食物,每天补充适当的蛋白质,如水果、牛奶、豆制品、蔬菜等,有助于维护牙龈健康。 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 主要有内分泌疾病、血液疾病、免疫缺陷、精神压力大、心理障碍等因素。 糖尿病患者易患牙龈炎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口腔卫生不良、激素水平变化、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高血压患者若血压控制不佳,则可能会出现血压波动而引起血管扩张、颅内压增高等情况,此时可能造成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及脑供血不足等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缺血,进而诱发牙龈炎症;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中性多形核白细胞是维护牙周组织健康的重要防御细胞,它的减少会使得牙周组织破坏加速;艾滋病患者因免疫缺陷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牙周损伤;骨质疏松症会导致牙槽骨骨质破坏和吸收加快;精神压力大、过度熬夜等因素也会导致牙龈退缩加快。 患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人群应该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在专业的临床医生指导下,控制疾病的发展,维护身体健康。发现口腔问题后,要在临床医生和口腔医生的配合下及时治疗。注意合理膳食,生活有规律,保持良好的心态。 牙周炎患者 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牙龈组织发炎、红肿、出血。牙周炎会导致牙龈逐渐萎缩,从而引起牙齿松动、脱落。牙周炎患者应注意加强口腔卫生管理,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医嘱。 正畸患者 正畸患者在矫正牙齿期间,托槽周围和牙缝中可能会堆积大量软垢和牙结石,从而刺激牙龈出现炎症,导致牙龈萎缩。 正畸患者应注意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正畸治疗,确保医生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矫治器,避免不当操作。每日清理矫治器和牙齿之间的食物残渣,确保口腔清洁。 佩戴不良修复体的患者 不良修复体是指设计不合理、制作不佳的义齿。这些修复体会对牙龈产生刺激,导致牙龈萎缩。 佩戴义齿的患者应注意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口腔修复,确保修复体质量可靠。佩戴义齿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进行检查,确保修复体与口腔组织的适配性良好。饮食过后,应及时清洗义齿,保持义齿清洁。 总之,牙龈萎缩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口腔问题。以上人群平时应加强口腔卫生管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维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