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在《皇极经世》中提出的“以元经会,日甲一月子一”,是其时间周期理论的核心表述之一,涉及“元会运世”的宇宙历法体系,以及天干地支与卦象的配合。以下是具体解释: --- **一、关键术语解析** 1. **“以元经会”** - **元、会、运、世**是邵雍定义的超长历史周期单位: - 1元 = 12会 - 1会 = 30运 - 1运 = 12世 - 1世 = 30年 - **1元总时长** = 12会 × 30运 × 12世 × 30年 = **129,600年** - **“以元经会”**意为以“元”为最高单位统摄“会”,即用更大的时间尺度(元)来划分和解释更小的周期(会)。 2. **“日甲一月子一”** - **日甲**:天干之首“甲”象征起始,代表“元”的起点。 - **月子一**:地支之首“子”象征开端,代表“会”的起点。 - 邵雍以天干地支配合时间周期,赋予其哲学意义: - **天干(甲、乙…癸)**:标记“元”的循环(10天干对应动态演化)。 - **地支(子、丑…亥)**:标记“会”的循环(12地支对应空间方位或静态结构)。 - “日甲一月子一”即表示: - 宇宙开辟的起点为“元”的甲日,“会”的子月,象征时间与空间的开端。 --- **二、具体模型推演** 1. **时间单位与天干地支的对应** - **1元(129,600年)**分为12会,每会10,800年,用地支命名: - 第1会 = **子会**(天地初开,混沌初分), - 第2会 = **丑会**(星辰生成), - …… - 第12会 = **亥会**(宇宙终结)。 - **1会(10,800年)**分为30运,每运360年,用天干配合地支标记。 - **“日甲一月子一”**即表示: - 当前宇宙周期的第1元、第1会(子会)的起始点,对应天干“甲”与地支“子”。 2. **卦象与时间的配合** - 邵雍将64卦与时间周期结合: - 1元(129,600年)对应64卦的循环,每卦主管2,025年(129,600 ÷ 64)。 - **乾卦**(纯阳)象征元之始,坤卦(纯阴)象征元之终。 - “子会”对应“复卦”(一阳初生),象征宇宙能量开始萌动。 3. **历史与宇宙的对应** - 邵雍推算人类文明处于第7会(午会)的“运世”阶段(即第7会为午会,约对应人类文明的鼎盛期)。 - 例如:根据他的模型,尧舜时代约在第6会(巳会),而宋代的邵雍自身处于第7会(午会)的中后期。 --- **三、深层哲学内涵** 1. **“数理宇宙论”的体现** - 邵雍通过天干地支与数理的配合,将时间、空间、卦象统一为“数”的展开,体现“万物皆数”的思想。 - **甲子**作为天干地支的起点(60甲子周期),象征宇宙秩序的循环性与规律性。 2. **“先天易学”的时空观** - 邵雍认为伏羲先天八卦是宇宙本源的数理模型,而“元会运世”是这一模型在时间上的展开。 - “日甲一月子一”不仅是时间标记,更是宇宙能量(阴阳)运行的符号化表达。 3. **历史退化的隐喻** - 从“子会”到“亥会”,宇宙从生成走向消亡;人类历史也从“皇、帝、王、霸”逐渐退化。 - 邵雍以此警示道德秩序需顺应天道,否则将加速衰败。 --- **四、现代视角的再解读** 1. **系统论的雏形** - 邵雍的模型可视为一种原始的系统论,试图用数学框架统一解释自然与历史。 2. **争议与局限** - 机械的历史周期论受到质疑(如忽略具体社会因素); - 天干地支的符号化推演带有主观附会色彩。 --- **总结** “以元经会,日甲一月子一”是邵雍构建宇宙历法的起点,通过天干地支与数理的结合,将抽象的时间周期具象化为符号系统,既是对《周易》象数思维的深化,也是北宋理学“究天人之际”的典型尝试。理解这一理论需注意两点: 1. **符号的象征性**:天干地支不仅是计时工具,更是阴阳能量的代码; 2. **数理的逻辑性**:周期推演需严格遵循“一分为二”的法则(如12会对应12地支,30运对应月相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