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21的变轨属于程序机动,并且最后20秒大概率属于信仰攻击。 很多人在讨论鹰击-21的时候都提到了变轨这个词,这也不知道是从哪个无脑自媒体里看到的。最关键的是这里的变轨没有任何意义和必要性。因为导弹和飞机不同,飞机看到拦截自己的导弹来袭,会做出机动动作进行规避。导弹能够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被拦截?所以这里的变轨应该属于程序机动能力,就像二战德国使用的G-7鱼雷的Lut改进型号一样。如果在预计时间没有命中目标,鱼雷就按照程序设定的轨迹折返回来,期望能够再次与目标交汇。鹰击-21的变轨应该与潘兴-2相同,就是拉平弹道进行搜索,在锁定目标后改变轨迹进行末段攻击。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鹰击-21的末制导雷达在最后20秒肯定是无法工作的。因为没有任何雷达能够在浓密大气层中在10马赫的速度下工作。有人肯定会说我们解决了黑障通信问题,但是公开资料报道(航天科技集团的专家李彬)早就把解决黑障通信的技术路线说的很清楚,就是把通信天线放置在等离子体最低,最不容易被火焰包裹的地方,比如尾部,然后通过卫星、地面站来实施中继通信。雷达可以吗?所以就别想着鹰击-21可以蛇形走位了。 当然最后20秒在直航状态下直接攻击目标也没什么问题。因为航母一秒最多跑15米,20秒都跑不出一个船长。作为一个猎杀潜航和U-Boat的资深老玩家,在800-900米的距离打鱼雷(命中时间40秒左右,大概也就是跑出一个船长)命中率有个70%-8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