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军内讧,孙可望降清,李定国与郑成功病死,大明复兴无望

惜筠说历史 2023-02-24 10:23:04

上篇文章我们说到了大西军联明抗清,李定国两蹶名王,掀起了南明第二次抗清高潮。在李定国第二次攻打广东失败后,他忙着去贵州安龙迎接永历帝入滇,从此再也无力也无机会进入广东了。

在湖南战场,自1655年5月刘文秀在常德之役失败后,大西军就再也没有主动发起过进攻了,因为此后大西军内部围绕着继续拥护还是取代永历帝而公开分裂,纷争不已,甚至大打内战,已经无暇顾及其他了。

而造成大西军内乱的罪魁祸首就是孙可望。

孙可望(剧照)

孙可望把永历帝迁入贵州安龙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在贵阳自设内阁、六部、科道等官,自行任命地方文武官员。南明重要的军国大事也均由自己处理,只在形式上通知永历帝认可,日常事务的处理更是根本不知会永历帝。南明相当一部分文武官员只知秦国主,不知永历帝。甚至有人劝谏孙可望取代明朝称帝,让永历帝禅位给他。

孙可望一方面确实想称帝,有史料记载他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另一方面,他也有所顾忌,永历帝是当时各个抗清势力唯一认可的正统皇帝,是唯一能把各方势力团结在反清复明大旗下的人。孙可望担心一旦取代永历帝的话,大西军内部手握兵权、威望较高的李定国、刘文秀肯定会反对,而其他拥护明朝的抗清势力也绝不会认可他,甚至会联合起来共同讨伐他。

就在孙可望进退维谷之际,永历帝已经感受到了孙可望的野心,他秘密派人与李定国接触,希望李定国能解救自己。李定国此时志在攻占广东,无暇他顾,但表示自己拥护明朝,一定会解救永历帝的,自己宁可辜负孙可望,也绝不会辜负永历帝。

不料,这件事被孙可望知道了,他派亲信将领于1654年初到安龙,逼迫永历帝说出事情原委,并且逮捕了相关大臣,进行严刑拷打。这些大臣为了避免牵涉永历帝,承认是自己瞒着永历帝,假传诏书与李定国联系的,最后参与此事的18人被杀,这就是南明史上的“十八先生案”。

明十八先生墓

到了1655年初,李定国第二次进攻广东失败,被迫回到广西,经过休整后,他决定亲自率领本部兵马前往安龙救出永历帝。孙可望得到情报后,派人拦截,但是没成功。于是又急忙派大将白文选于1655年11月前往安龙,把永历君臣迁到贵阳,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

白文选虽然是孙可望手底下的人,但是心里却不赞成孙可望的做法,因此到了安龙后,他想办法拖着,等着李定国的到来。

1656年2月,李定国率军进入安龙,由于李定国之前在第二次进攻广东之战中损失较大,军事力量削弱,而贵州又是孙可望的势力范围,于是他和白文选商量后,决定把永历帝迁往云南昆明。

李定国虽然解救出了永历帝,但代价也是十分惨重的。在得知李定国的主力大军离开广西后,清军马上组织反攻,又重新占领了广西的大片土地。从此之后,永历朝廷同广东抗清义师、东南郑成功部及其他抗清力量的联系被彻底切断,双方陷入了消息不通、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而且还为后来清军经广西进攻云南、贵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656年4月,永历帝进入昆明,5月,册封李定国为晋王、刘文秀为蜀王、白文选为巩国公。为了争取孙可望的支持,稳定政局,永历帝多次派人前往贵阳,劝说孙可望放下成见,重归于好,甚至还把孙可望在云南的家人送往贵阳。

但是孙可望却丝毫没有悔改的意思,他自己独揽大权惯了,他觉得自己不称帝就已经够给面儿的了,还想让我交出最高权力,咋想的呢。而且即使交出了权力,永历帝、李定国、刘文秀与自己都有过节,自己之后不可能还会被重用的,会受到诸多限制。

另外,他觉得凭借自己的实力也没必要妥协,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我也想低调,但是实力不允许呀。”

自己目前控制了贵州一省之地,手握20万大军,在云南的将领中也有不少听命于自己的,李定国、刘文秀只有三四万军队,拿什么和自己争,我为什么要妥协?

于是在1657年9月8日,孙可望亲率14万大军由贵阳向云南进发,留下冯双礼镇守贵阳,要一举荡平云南反对自己的势力。永历朝廷这边,就派李定国、刘文秀亲率三万大军迎战。

李定国(剧照)

14万对3万,怎么看,孙可望也赢定了吧,你李定国就是再能打,军队数量差距这么大,你还能怎么折腾呢,孙可望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结果双方在交战时,他手下的几个将领因为不满孙可望的做法,有的心向永历帝,有的之前曾与李定国、刘文秀长期共事多年,不愿自相火并,结果阵前倒戈,孙可望的14万大军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孙可望只在少数兵马的保护下逃往贵阳,而留守贵阳的冯双礼,一看孙可望大败而回,决定归顺永历朝廷,迫使孙可望逃往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南明将领也都不允许他进城,最后孙可望只能投降清朝。

清朝一看南明内讧、孙可望投降,喜出望外,天上掉下大馅饼了。之前明清长时间相持于湖南、广西一线,毫无进展,此时若能妥善利用这一天赐良机,必能一举荡平西南、一统天下。

因此,清朝对孙可望的来降十分重视,不仅封其为义王,还特派高级官员前往长沙册封,准许孙可望进京,清廷派出大量王公大臣、高级官员出城迎接,顺治皇帝亲自接见,多次宴请,赏赐不断。

顺治帝

看到这里,你就知道为啥南明败亡是大势所趋了,无论怎么拯救它也于事无补,因为它自己就不争气。当初孙可望以云南一省之地,数十万大军归顺永历朝廷,只不过想求个秦王的爵位,南明扭扭捏捏就是不给。这次孙可望在落难之际只率了几百人投降清朝,清朝却对他大加封赏,这气度、这格局、这远见,南明怎么比得了呢,你说它不灭亡谁灭亡。

孙可望受到清朝如此的礼遇后,自然是要投桃报李了。他执掌永历朝廷多年,对南明的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情况,那是了如指掌,他把这些机密信息全都告诉了清廷,并且还献上了云南、贵州的地图,提供了一批熟悉当地地形的向导。

1658年1月18日,清廷正式下令,派遣三路大军进攻南明:第一路,由陕西汉中南下四川,进攻贵州;第二路,由湖南取道广西,北攻贵州;第三路,由湖南进攻贵州。不久后,又命令大批八旗军队南下,进攻云南。

南明这边,由于李定国在平定孙可望叛乱后,没有及时部署,反而为了“整顿”内部,把前线大批将领调回昆明,从而严重削弱了同清朝接境地区的防御力量。

因此清朝的三路大军进展得极为顺利,到1658年6月,清朝三路大军会师贵州,占领了贵州大部分地方。11月,清军召开会议,决定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贵州西部和云南。

明军全线溃败,永历朝廷被迫于1659年初离开昆明,退往云南西部地区,而清军则在1659年1月25日,占领昆明。

在清军大举进攻西南的时候,永历朝廷派人同原大顺军余部组成的,位于四川东部、湖北西部的夔东十三家出兵西进,进攻重庆,从而牵制清军南下。夔东十三家组织了多次进攻,但是均告失败。后来清军灭亡永历朝廷后,转过头来进攻夔东十三家,最终在1664年,将其彻底剿灭。

也是在清军集中兵力大举进攻西南的时候,位于东南的郑成功发动了长江战役,准备攻占南京,并以此为基地,占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一次,由于天气原因失败了。第二次,郑成功出动了3000多艘战船,十几万军队,最后打到了南京城下,但是由于指挥失误,也宣告失败了。

永历帝退往云南西部地区后,在手下人的撺掇下,觉得还不安全,于是逃往了缅甸。此时的李定国正在云南西部组织军队抵抗清军的进攻,得知永历帝逃往缅甸后,急忙派人把永历帝追回来,但是使者进入缅甸后,就被缅甸政府杀害了。此后他曾多次派军,想把永历帝弄回来,甚至动用军队武力进攻,但是因为各种复杂原因,也都未能如愿。

虽然缅甸官方允许永历朝廷入境避难,但是却没有正式的官方接待,永历帝在缅甸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得过且过,堂堂大明天子竟沦落至此!

1660年,清廷任命此次率军攻打南明的平西王吴三桂,留在云南镇守,总管云南的军民事务。吴三桂希望自己可以像明朝的沐英一样世代镇守云南,并传之子孙,因此极力主张出兵剿灭云南一带的南明残余势力,并进入缅甸把永历帝捉回来。

平西王吴三桂

清廷本来想的是,如今西南诸省大局已定,永历皇帝逃入了缅甸,李定国等人率残兵败将逃到了云南偏远地区,对清廷根本造不成什么威胁,而自己连年用兵,财政困难,军队疲敝,已无力再进行征讨了,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

吴三桂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再上疏清廷,晓以利害,力主用兵。最后清廷被他说服了,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只要永历帝及其太子活着,西南边境、东南沿海,还有清廷统治区的一切反清力量在心理上就有所归依,就会存在复兴的希望,会打出永历的名号作乱,这对清朝统治的稳定是十分不利的。

1660年9月,清廷决定出兵剿灭在云南边境地区的抗清势力,同时出兵缅甸,迫使其交出永历君臣。1662年初,清军进入缅甸,缅甸国王不敢得罪清朝,于是交出永历帝,吴三桂将其带回昆明。

1662年4月29日,此时已经是康熙皇帝在位时期了,清廷昭告天下,已经抓住了永历帝。吴三桂等人担心将永历帝押送京城的话,中间路途遥远,难保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建议就地处决,得到了清廷的同意。

1662年6月11日,永历帝父子在昆明被处死。7月,吴三桂因擒获永历帝有功,进封亲王,兼辖贵州。

据记载,在行刑前吴三桂主张拖出去砍头,但是其他两位满族将领觉得,永历帝毕竟当过皇帝,砍头的话,太惨了,还是留个全尸吧,最后是用弓弦勒死的。

永历皇帝身死,南明帝统断绝,正式灭亡。也是在永历帝死的这一年,6月23日,郑成功病死,8月10日,李定国病死。南明西南、东南两大抗清支柱的倒塌,似乎是上天在告诉所有人,大明王朝彻底复兴无望,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唉,这江山,终究还是亡了。

好了,我们用了五篇文章,终于讲完了南明。通过南明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南明的这几个政权,拥有多次可以保有半壁江山、实现南北对峙,甚至北上、恢复大明江山的机会,本身实力也不差,但是最终都因为内部的争权夺利、武将割据自雄而错失了。不是敌人太强大,而是自己不中用,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当时就有人批评南明不干正事儿,天天窝里斗,“朝堂与外镇不和,朝堂与朝堂不和,外镇与外镇不和,朋党势成,门户大起,虏寇之事,置之蔑闻。”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因为南明立国之初就受制于武将,顾诚先生在《南明史》中用了大量史料指出了南明的病症所在,可谓一针见血:南明的几个朝廷都是由武将拥立和操纵,从来驾驭不了武将。南明几个朝廷最大的特点和致命的弱点正在于依附武将。武将既视皇帝为傀儡,朝廷徒拥虚名,文武交讧,将领纷争,内耗既烈,无暇他顾,根本谈不上恢复进取。

另一方面则南明的统治集团醉生梦死,只顾眼前利益,热衷名利,想着能捞一把是一把,大量的聪明才智全都花在如何争权夺利上了,哪里还有时间精力管什么抵御外敌、恢复江山呀。

当时有人写道:“其见在朝廷者,干济则平常,争官则犀锐,部曹则想科道,科道则想督抚,毕智尽能,朝营暮度,无非为一身功名之计。其意盖谓世界不过此一刻,一刻错过便不可复得矣!彼其胸中,何尝想世界尚有清宁之日,中原尚有恢复之期也哉!”

人们都说明太祖朱元璋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但是他的后代子孙是开局一个国,最后连碗都没有。朱元璋要是知道他后代子孙这样子,棺材板儿估计都按不住了。

我在深夜阅读南明的史料的时候,读到相关情节,都让我无数次扼腕叹息,直呼可惜,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大明不亡,是无天理,这些人这么瞎闹、瞎折腾,大明要是还不灭亡,那才是没有天理。

节目的最后,非常感谢顾诚先生,顾诚先生写的《南明史》是我写南明史文章最重要的参考资料,这是目前南明史研究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如果你想要了解南明的历史,这绝对是绕不开的一本书。

顾诚

顾诚先生为了写《南明史》,呕心沥血十几年,查证了大量资料,并进行了精心的考辩。此书直接引用的地方志达200多部,引用的其他古代典籍和第一档案馆、各博物馆收藏的档案材料达300多部,这只是书中直接引用的,其他没有引用,但是用来查证的,比这个还要多的多。

其考证之精湛,论证之严密,每每阅读,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无一字无出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就是对顾诚先生最好的评价。

在如今不少人经常使用二三手史料来写作、研究的史学界,自媒体我就不说了啊,愿意下如此大功夫、笨功夫,阅读一手史料来做研究的已不多见。

顾诚先生斯人已逝,但是能留下如此经典的作品,亦足以名垂后世。尤其是在如今流量为王的浮躁的时代,人们生产了大量吸引眼球的速朽的东西,虽可得益于一时,却无益于一世,从而更加凸显了这些经典作品的难能可贵,也许不会时时刻刻引人关注、光彩照人,却会默默的持久发挥自己的价值。

感谢顾诚先生。

参考资料:顾诚《南明史》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