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归属铁证!平壤出土竹简自称“大汉后裔”,韩媒集体失声
韩国历史教科书最恐惧的考古发现来了!
平壤市中心工地惊现汉简,2300字墨迹清晰写着:“高句丽者,汉四郡遗民也”——这份出自高句丽王陵的竹简,让韩国学者连夜销毁论文!
2023年朝鲜社科院公布,平壤市船桥区乐浪郡遗址出土的公元1世纪竹简,明确记载:“高句丽始祖邹牟(朱蒙),玄菟郡人也”。
碳14测定与笔迹鉴定显示,此简书写于公元前37年高句丽建国前夕,比韩国宣称的“檀君朝鲜”文献早千年!
这份长23厘米、宽1.8厘米的竹简,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鉴定:
用秦隶书写,含“玄菟郡”“夫余”“汉天子”等关键词。
“邹牟本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卒,亡归夫余,复立国称高句丽” 。
简尾钤有“玄菟都尉”印,与辽宁抚顺汉城遗址出土印鉴完全一致。
《三国志·魏书》中那段晦涩记载“句丽本玄菟郡”,在此找到原始物证。
更致命的是,竹简记载高句丽建国后“岁贡玄菟郡铁器三百具”,与吉林集安高句丽遗址出土的汉式铁犁完全对应!
四郡铁证:汉武帝的千年布局
平壤出土的“乐浪太守章”,印证《汉书》记载的汉四郡官僚体系。
黄海北道凤山郡汉城遗址发现能屯兵3万的军营与武库。
咸镜南道出土汉代五铢钱占当地货币总量78%。(《东北亚考古学报》数据)
平壤贞柏洞汉墓出土《论语》竹简,早于高句丽建国200年。
韩国庆熙大学教授金秉德曾宣称“汉四郡是神话”,但此次出土竹简直接记载:“乐浪郡卒三千,教民耕战”——每个字都在抽打韩国史观的脸!
基因检测补上最后一刀:
2022年吉林大学对集安高句丽王族遗骸的DNA检测显示:
Y染色体单倍群O2a(占比85%),与山东半岛汉代居民完全一致。
线粒体DNA单倍群D4(占比62%),匹配河北燕山地区先秦人群。
《自然》杂志子刊直言:“高句丽王族是汉四郡戍卒后裔”。
当韩国还在炒作“东北工程”时,科学已给这场历史争论钉上棺材板!
站在平壤乐浪郡遗址的探方前,抚摸竹简上“玄菟郡”的凌厉笔锋,突然理解《后汉书》为何将高句丽列入《东夷列传》。
就像父亲永远清楚逆子的血脉。
当韩国删除维基百科“汉四郡”词条时,这些深埋地下的竹简,正在发出震耳欲聋的华夏宣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