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慕尼黑凯悦酒店翡翠厅! 当王毅结束与法国学者的午餐会准备离席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克劳德突然高举《中美科技协定》复印件发难:"中国是否打算把发展中国家都变成餐桌上的菜品?"
这个尖锐提问明显指向美国务卿鲁比奥的"餐桌菜单论"。王毅接过文件扫过1997年签署页,突然用英语背诵起条款第3章第2节:"缔约双方应避免将科技合作泛安全化。"随即话锋一转:"顺便问下,贵国最近修订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新增了多少个中国高校实体名单?"
现场空气骤然凝固。王毅走到厅内装饰的巴伐利亚橡木桌前,手指划过刀叉摆放位置:"真正的多极化餐厅,应该允许顾客自带食谱。"他随即展示手机里中非联合研发的抗疟疾无人机照片:"这是埃塞俄比亚学者设计的导航系统,中国工程师优化了电池模块——请问这道菜该标注谁家的商标?"
当克劳德试图反驳时,王毅指着窗外正在抗议美国关税政策的德国农民说:"慕尼黑啤酒节每年消耗650万升啤酒,但没人追问大麦来自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控制的农场。"这句暗藏机锋的回应,通过DeepSeek翻译成德语后,引发当地记者会心笑声。
这场持续14分钟的交锋,暴露出美国知识精英对多极化的认知困境。当中国用"菜谱共享"破解"餐桌霸权"时,华盛顿的零和思维在智慧碰撞中显得愈发苍白。正如王毅离场前的结语:"餐桌会腐朽,菜谱永流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