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人在16世纪发明了棱堡,自诩完全无解的防御体系,遭遇敌军进攻时,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会陷入致命的交叉火力。 这是历史公认极其难打的城堡,每个角都是实心的。当年,一个小小的钓鱼城就把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给废了,可以说是上帝折鞭之地。如果守军有准备,攻城方是很难攻下的。 有人说,这种棱堡适合小体量军队战斗方式,大型战斗,早就被困死在里面了。 16世纪奥斯曼十几万攻打维也纳棱堡,硬是没有打下来,棱堡也是经过实际考验的。 雅克萨之战知道吗? 第2次雅克萨之战就是沙俄修了一个非常低级的棱堡,在欧洲根本就上不了台面的档次。满清3万多人打不下来,守军也就200多人。 辽东一带有很多高句丽时期遗留的棱堡,杨广、李世民20多万大军御驾亲征,压根拿不下来… 还有,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攻防战,棱堡战术在现代战争中再一次成为了杀手锏。 棱堡比中式城墙先进一个级别,主要是对付火炮攻击的,中式城墙对的应该是弓箭为主。 棱堡作为西方战术据点,很成功。但在我们大规模的战争中,城池都能给你围起来,何况这么个据点,所以棱堡在中国战争历史上没有成为发展的方向。 棱堡适合卡点,但是在大纵深的广阔平原上,屁用也没有。而我们一般在这种位置都建设坚城,比城堡难啃的多。 据说,我们在六十年代也建过类似这样的堡垒,在戈壁滩上建的,是防止北边机械化从蒙古出兵,直接打穿西北从而控制西安等核心区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