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受到制裁的俄罗斯商人该去哪里?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的两难

俄罗斯人去波罗的海三国可行吗?波罗的海三国与格鲁吉亚均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于 1991 年苏联解体后独立。波罗的海三国如

俄罗斯人去波罗的海三国可行吗?

波罗的海三国与格鲁吉亚均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于 1991 年苏联解体后独立。波罗的海三国如今均实行议会制,属欧盟及北约的成员国,而格鲁吉亚亦以明显的亲西方立场见称。

但波罗的海三国国土面积小,而且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国土,可说是包围着这三国。其中之一的爱沙尼亚的地缘位置让它站在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爱沙尼亚东部的城市纳尔瓦(Narva),约 9 成人口说俄语,是该国第 3 大的城市,与俄罗斯的伊万哥罗德市只有一河之隔。据 报导,当地人表示他们既会接收如 BBC、CNN 等西方传媒的信息,也会接收俄国媒体的宣传,并不想在东与西之间选择。爱沙尼亚外交部长 Jonatan Vseviov 则强调社会上对战事存分歧不足为奇,正因为爱沙尼亚是民主国家。

如此看来,波罗的海三国民间是否没有如想象中亲西方?而国家的地缘位置本身似乎也充满危机。

另一个选项,格鲁吉亚?

判断波罗的海不可行的俄罗斯人,还有一个选择是南方的格鲁吉亚。格鲁吉亚同样与俄国边境接壤,也同样是亲西方阵营。

不过,格鲁吉亚又是适合俄国人的安全之地吗?

回顾历史,2008 年,俄罗斯占领了阿布哈兹(Abkhazia)及兹辛瓦利(Tskhinvali)两个地方,后俄国自称之为南奥塞梯(South Ossetia)。然而,整体而言,格鲁吉亚虽与西方结盟,但政府碍于惧怕俄罗斯的势力,对俄罗斯的反应还是显得小心翼翼。格鲁吉亚政府不敢轻举妄动,以免俄罗斯把枪头转向自己。格鲁吉亚政府既不想得罪俄国,但又不得不回应国内一致反俄的情绪,足见格鲁吉亚目前处于尴尬的地缘位置。

选择格鲁吉亚为目的地显然有着更务实的原因。除了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多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反对派的中心之外,更是少数俄罗斯人可以在没有签证的情况下逗留一年的国家。

为何绕道亚美尼亚?

不过,从俄罗斯出走的部分人并非从莫斯科直接抵达格鲁吉亚,而是选择飞抵亚美尼亚,再经陆路抵达格鲁吉亚。那是因为他们只需要用国内护照便可飞抵亚美尼亚,这样便可避免于飞往格鲁吉亚时使用国际护照而被发现。

事实上,并非每个俄罗斯人都可成功抵达格鲁吉亚,碍于当地政府不想明显介入。

俄罗斯商人在制裁下的新出路──亚美尼亚?

一些俄罗斯企业逃离本国以避免制裁,其中一个目的地便是邻近的亚美尼亚。亚美尼亚与俄罗斯关系密切,是欧亚经济联盟的一员。俄罗斯人在亚美尼亚工作便不用工作签证,加上生活指数较低,吸引了不少俄罗斯人移入。

尤其是有关信息科技的行业,这些企业需要处理大量外国顾客的业务,而国际间对俄罗斯的制裁又集中在银行服务,这将导致跨国商业变得很困难。

跟格鲁吉亚不同,亚美尼亚政府看准了这个机遇,非常欢迎俄罗斯企业的移入。据 eurasianet 报导,亚美尼亚经济部甚至为俄罗斯企业出版了指引,从如何办理商业登记、租房到携带宠物入境,均一一清楚说明,并开设了专责小组负责解答转移企业的疑问。另外,经济部开设的 Telegram 频道,亦指导俄罗斯人如何以加密货币把资金运出俄国,用以付房租或办公室的租金。

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涌入,预订住宿几乎成了前所未见蓬勃增长的生意。不过当地银行对从俄罗斯进来的资金还是小心翼翼,以免自己成为下一波被制裁的对象。

亚美尼亚在大国狭缝间的惨痛历史

不过,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对于近日俄罗斯人的涌入态度不同,不只在于经济利益,更在于亚美尼亚与俄罗斯本身的关系。这或许要回到亚美尼亚的惨痛历史,小国如何在大国强权间的狭缝中生存。

追溯亚美尼亚这个国家的历史最远可到 2500 年前,而最强大鼎盛的朝代是阿尔塔什斯(Artashesian)王朝。阿尔塔什斯的提格兰二世将版图延伸至地中海,里海以及埃及一带,成为当时唯一能与罗马抗衡的王国。可惜,疆域没能守住,最终全落入罗马帝国囊中。

亚美尼亚先是被波斯帝国及罗马帝国相互攻伐,成为这两国的领土或附属国。公元 4 世纪初期,亚美尼亚帝国兴起,并于公元 301 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享有过短短 400 年左右的繁盛。

但好景不常,公元 7 世纪后,东罗马帝国成为此地区的领主,13 世纪又被蒙古统治。自 11 世纪起,亚美尼亚渐渐被四周更强大的王国吞并,亚美尼亚人散居各地,但仍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有自己一套独立的语言系统,科学成就卓越,教堂建筑巧夺天工。直到 16 世纪,亚美尼亚又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占领。19 世纪末期,则是俄罗斯帝国经常犯境。

亚美尼亚亲俄缘由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土耳其因亚美尼亚属基督教而非回教,早已心生排斥,后又担心亚美尼亚人勾结俄罗斯,不断寻找侵略亚美尼亚人的机会。从 1915 年 4 月 24 日起,奥斯曼帝国当局便开始逮捕在伊斯坦布尔的知识分子代表,以及公众领袖。在种族灭绝的过程中,约有 150 万名亚美尼亚人被驱逐、被流放于沙漠、被掠夺、被烧死、被杀戮或迫害,是世界历史上三场大规模的大屠杀之一。

这场亚美尼亚大屠杀比纳粹大屠杀来得更早,前者甚至驱动了后者的发生。当年希特拉在发动纳粹大屠杀前便曾说:「现在还有谁记得灭绝亚美尼亚人的行动呢?」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美尼亚脱离奥斯曼土耳其,但很快又成为苏联的一部份,直至 1991 年才从苏联独立出来。

简单说明亚美尼亚的历史,除了看到亚美尼亚作为小国在大国间的惨况与争扎求存,无非想指出正是土耳其把亚美尼亚推向俄罗斯。

在这个历史脉络底下,俄罗斯向来被视为奥斯曼帝国基督徒以及亚美尼亚的保护者。后来 80 年代末期至 90 年代初期,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之间就在纳卡地区发生了第一次战争。

两国分别得到俄罗斯与土耳其的支持,并继续成为大国的棋子。2013 年,亚美尼亚本来有机会在以俄国为首的中亚经济联盟与欧盟之间选择,显然亚美尼亚政府依循过往历史轨迹选择了前者。至今,俄罗斯依然派兵驻守亚美尼亚西北面、第二大的城市久姆里(Gyumri)。

而多年来惨被土耳其压迫的亚美尼亚,是世界上罕有的一大离散民族,国内人口约 300 万,而海外亚美尼亚侨民已超过 800 万,流亡人口比在地人口还多,从数字上看在外人口反而构成了亚美尼亚身份认同的主体。这些离散多时的亚美尼亚侨民分布世界各地,但光是俄罗斯境内便已有 100 至 200 万名亚美尼亚人聚居,至今还没有人能就确实数字下定论,唯一比较肯定的是,俄罗斯是其中一个亚美尼亚人聚居的主要国家。

谁是战争的受害者?小国在大国之间被迫选边站

从以上种种迹象看来,亚美尼亚无论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姑勿论是否情势所迫,都选择了亲俄而非亲西方。因此,即使与格鲁吉亚曾经同是苏共的一部分,今天对于俄罗斯人的涌入采截然不同的态度。

谁是战争的受害者?曾有受访的俄罗斯人说,「我们在世界各地都不受欢迎,而且这种情况会持续很长时间。我们是没有国家的人。」

似乎这句话,在历史中并不太陌生,并且让人想到冯内果(Kurt Vonnegut)的同名大作《没有国家的人》(A Man Without a Country)。或许要如大师般以黑色幽默,嬉笑怒骂,才可迎来 21 世纪失落文明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