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烂尾楼,比故宫大,在安徽

咩咩爱历史 2024-08-28 14:20:21

01

明洪武二年(1369年) 农历九月十二日,朱元璋下旨升临濠府为中都,同时下令工部开始设计中都城的营建方案,规模宏大的明中都营建工程从这一天开始拉开了序幕。

临濠府是哪里呢?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凤阳县,也就是老朱的老家。

可老朱当时不早就定都南京了吗?为啥又要在自己老家大搞什么“中都”呢?

这里面隐藏了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02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正式在老朱应天府(南京)登基称帝,建立明朝因此在一般人看来,南京毫无疑问就是明朝的京城。

可是,老朱却不这么想。

为什么呢?

第一,南京地理位置偏处江南一隅,距离元朝控制的西北、西南和东北都很远,将来调兵出征非常麻烦。

第二,南京地形不太好,西、北两面被长江围绕,东有钟山、南有牛头山,把中间建城的区域压缩得比较逼仄,再加上南京城内有各种小山丘和小湖泊,把城内区域分割得零零碎碎,整个城墙也是歪歪扭扭、弯弯绕绕要想营建出像长安和洛阳那样的壮丽都城非常困难。

第三,从历史上看,在南京建都的各个朝代国祚都不长,且都是偏居江南的割据政权。

正因如此,老朱在洪武元年三月刚刚北伐攻下汴梁(今河南开封)后,就立刻前往汴梁,宣布改名“开封府”。

然后又宣布实行“两京制”,升开封为“北京”,准备为未来迁都开封做准备。

但是想建都开封也不容易。

开封当年能建都,靠的是汴河水系沟通淮河,再经运河沟通长江,从而能把江南的物资源源不断水运到开封以供养京城庞大的人口。

但自南宋初年黄河改道以来,汴河水量逐年下降,到了元末已经处于淤塞状态,没了汴河的水运,开封根本无法支撑起百万人口的消耗。

所以,老朱最终只得忍痛放弃了迁都开封的想法。

03

开封是不行了,那哪里建都合适呢?

其实在长安或洛阳建最符合朱元璋“恢复汉唐气象”的志向,但自五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了江南,长安和洛阳远离江南,又没有水运航道和江南相连,物资供应困难;

而大都(即北京)作为元朝京城,恢弘壮丽,但此时明军刚刚拿下大都,长城以北及辽东还全在元朝手里,把都城建在离前线这么近的地方,太危险了……

看了一圈都不合适,最后老朱把目光盯上了自己的老家——临濠。

临濠这个地方,历史上就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地方。

但在老朱看来,自己的老家那条件可是好的一批——

临濠地形上处于江淮平原中部,地势平坦开阔,没有大江大河和大山的分割,非常利于建设规模宏大的都城;

临濠北临淮河,既有天险可恃,又能通过淮河水系与江南相连,能将物资从江南运来,以供养未来都城的庞大人口;

而且临濠距离中原要比南京近,且通过浍河、淝河、涡河、颍河等淮河支流,可以北接中原,西通江汉,调兵运粮处处方便……

最重要的一条: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开国皇帝在自己的老家建都的,老朱就要做这破天荒的头一个那是何等的光耀千古?!

优点这么多,干就完了!

04

要建设一座名传千古的伟大都城,第一步当然是要做好新都城的规划选址工作。

本来,要说规划选址这事儿,那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是刘伯温,当年老朱在南京建吴王王宫时,就是刘伯温主持的。

当时老刘从“宫阙必建于山之阳”的风水学说出发,把王宫的位置选在了钟山以南的燕雀湖,为此还大费周章把燕雀湖填了。

结果不但王宫偏居在南京城东一隅,没法正对南京城的正南门,而且原先填埋的燕雀湖区域建成宫殿之后地基就开始塌陷,搞得整个王宫南边高北边低,简直不像样,把老朱气得要死。

有了前车之鉴,肯定不能再用老刘了,于是便把任务交给了李善长。

老李接到任务后,不敢怠慢,带人跑去临濠考察了一番,最后选定在临濠县城(即今天的安徽省凤阳县临淮关镇)以西二十里的一座小山下兴建皇宫,并以皇宫为中心向四周拓展建立都城。

地址选好后,李善长把设计方案呈送老朱御前审定,老朱一看这选址不错,大笔一挥,马上同意了,还给这座小山起了个“凤凰山”的名字,“凤阳”(凤凰山之阳)这个地名也就从此而来。

从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开始,以李善长、汤和和工部尚书薛祥组成的中都营建领导团队正式开始了中都营建工程。

中都上来就是按照“千年名城”的标准规划的,所以规模超大,光是规划的皇宫面积比了后来的北京故宫大了12万平方米,而整个中都城的城墙周长达到了三十公里,也超过了后来的北京城内城部分。

不但规模超大,建设标准也很高。

按照朱元璋的要求,中都的建筑要比南京的建筑高,因为南京的皇宫和各个府邸、衙门建设的时候,元朝还在,朱元璋也不知道元大都的帝王级建筑标准是什么样的,所以建的都是“山寨版”。

现在大都已经控制在了明军手里,元朝的宫殿和中央各衙门的样子完全呈现在老朱面前了,那必须得有样学样啊。

中都的宫阙要模仿元大都的宫殿,采用大量精美石雕进行装饰,不但宫殿的石栏杆上、柱子的底部石墩子上、丹陛上都要有精美的石雕,就连午门的墙基上都要刻上精美的白玉石须弥座,所有屋顶都要盖上金色琉璃瓦和各类琉璃构件,皇宫的四个大门门洞内还要装饰精致的砖雕。

具体有多豪华,大家照着北京故宫的豪华程度再上一个档次自行脑补即可。

除了皇宫要高大上,朝廷各衙门、重要礼仪建筑以及王侯府邸也都要求高规格,同时还要为老朱的父母在中都城南郊修建规模宏大的皇陵,还要修筑高大绵延的中都城墙。

此外,光是为驻防的军队修筑的住房就达到了三万九千多间。

整个中都建设工程量之大,甚至超过秦始皇建阿房宫、隋炀帝建东都。

05

中都的工程量如此之大,所需的人力物力自然是天文数字。

而中都所在皖东地区,在元末的战火中早就元气大伤,工程所需的劳力、材料和后勤保障物资全都得从外地转运过来。

为了保证工程的需要,老朱一声令下,近九万的工匠被从各省征调而来,同时还有大批的军人、无偿征发的民工以及服苦役的罪犯作为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各个地方向中都集中,其总数不下六七十万人。

但老朱还嫌不够,又下旨将原来张士诚统治的苏州、松江、嘉定、湖州、杭州等地的富户数万人强制迁徙到中都居住,以提升中都繁荣程度。

接着又从南京、镇江、常州等地又强制迁徙了十余万人到中都,以充实中都的人口。

中都的这片旷野上一下涌来了近百万的人口,吃穿住都成了大问题。以明朝初年那种百废待兴的经济状况,要供应这么多人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老朱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只能尽力先保障那些驻防中都的军人及其家属,又是下令给他们建房,又是下令给他们发棉衣和粮食。

可是,当时被老朱下令驻防到中都的有二十六个卫,按每个卫五千六百名官兵的编制,就有十四万军人,再加上他们的家属,总数起码在三十万人以上,僧多粥少,即使朝廷想尽办法供应,也没办法做到让他们都吃饱穿暖。

再加上中都工程又急迫,不分寒暑雨雪都要施工,当兵的也要参与搬砖,又累又饿,“盛署重劳,伙食失节,董其役者督之太急,使病无所养,死无所归”,一个个怨声载道。

当兵的都这么大怨气了,民工和囚犯的处境就更是可想而知了——口粮被克扣、棉衣没人管,住房更是没有,有个草棚子遮雨已经很好了,整个工地上“怨嗟愁苦之声,充斥园邑”。

除了工地上哀鸿遍野,负责给中都供应各类建筑材料的各省也是疲于奔命——修筑中都的砖头由江苏、湖南、湖北、安徽、江西五个省负责供应,每块砖都有非常严格的尺寸和质量要求,每块砖上都要刻上制造人的籍贯和名字,以便进行“质量追溯”;

石料则是来自河南和山东,因为石料过于沉重,无法水运,只能装车由牛马拉拽着前往中都,沿途州县还要平整道路,以便运石料的车通过;

木材主要来自陕西和四川,百姓们要进入深山寻找罕见的巨木,砍伐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运出深山,再做成木筏顺江而下,到了扬州后再进入运河运到淮安,之后再溯淮河而上到达临濠打捞上岸,一根巨木要二百人拖拽才能行动,还有再配二百人随时轮换;

中都的琉璃瓦则在苏州一带烧制,再通过水路长途跋涉运到中都工地……

如此耗费人力物力,说是“劳民伤财”一点也不过分。

正因为如此,很多官员对中都工程提出了反对意见。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已经告老还乡的刘伯温。

老刘上书说,眼下国家初创,民生凋敝,北元的残余势力还相当强大,现在搞这么大的工程是否合适?

况且中都这个地方地形并不好,围绕着中都城有一圈的山丘,真要有一天敌人来围攻,把外围的山丘一占,居高临下,这城还能守得住么?

此时朱元璋正在建设中都的兴头上,看到老刘的上书后很不以为然,依旧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都。

06

时间一晃到了洪武八年(1375年)的春天,老朱在南京听到李善长的汇报,说中都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顿时心情大爽,迫不及待地马上要去中都视察一番。

四月十五日,老朱到了中都,登上凤凰山俯瞰,果然是一派恢弘气象——

只见中都夯土城墙已经基本建设完工,西起涂山、东包独山,面积辽阔,下面只待往夯土城墙上贴上城砖就可以完工了;

从中都城的正南门——洪武门向北,一条笔直的大道直通皇城正门——承天门。

承天门外有东西向的主干道——云霁街,云霁街东西两端分别建有高大的鼓楼和钟楼。

沿云霁街两侧分别建有功臣庙、历代帝王庙、中都城隍庙、国子监等建筑。

承天门内有午门,午门东西两侧分别建有太庙和社稷坛;

午门之内就是老朱最关心的皇宫的位置了。

只见皇宫四周筑有高大坚固的城墙,外面有护城河环绕,从午门到宫城最北面的玄武门,一条笔直“御道”构成了完整的中轴线。

根据李善长的汇报,中都工程最重要的部分——三大殿的地基已经打好,即将正式开始建设,请皇上明后年再来视察,一定能看到三大殿拔地而起的雄姿!

老朱心里这个嗨啊——看样子再有三五年,朕的千年帝都就将横空出世,名垂青史了!

谁知道,正在兴头上时,却发生了一件让他十分扫兴的事!

07

老朱在视察奉天门(位置类似北京故宫太和门)时,抬头一看,好像看到了有人拿着兵器在城楼的屋顶上打斗。

他以为自己看花眼了,揉揉眼睛再看,人影又消失了。

其实,这大概率是老朱自己的幻觉,但在那个时代的人的认知中,这却是另一种解读——有人搞了“厌胜”!(中国古代的一种诅咒之术)

尽管现代人都知道这纯粹是封建迷信,但古人是迷信的,对这一套玩意儿深信不疑。

现在老朱遇上这事儿,第一反应当然就是有人在诅咒朕了。

这还了得?!

马上下令把奉天门的施工人员全部抓起来,作为中都工程总指挥的李善长一看皇上怒了,唯恐迁怒于自己,赶紧建议把这些人全部处死。眼看几千颗人头就要落地,这时工部尚书薛祥站了出来,对老朱说,依臣的看法,既然皇上是在屋顶上看到了不详之象,那这“厌胜”之物一定是在城楼上,臣以为,搞“厌胜”的人一定在营建城楼的木工中,那些砌砖的、打地基的还有铁匠、石匠应该都和此事无关,皇上还是不要杀他们了,以免有损圣德。

此时的老朱还不是后来那个丧心病狂的状态,对薛祥的劝谏还能听得进去,于是下旨免了这些人的死罪,薛祥也算积了大德了。

事情虽然处理了,但老朱刚来时的勃勃兴致已经荡然无存了,只好悻悻地下令回南京。

08

回到南京已是四月廿九日,老朱刚想休息一下,就看到了一封告丧的奏折——刘伯温已于四月十六日在老家去世了。

看到这个噩耗,老朱突然想起了刘伯温之前对建设中都的劝谏,又想起这次去中都,亲眼看到宏伟壮丽的表象之下,士兵、工匠和民夫们惨不忍睹的生活状况,再联想到这次遇到的“厌胜”事件,他心中不禁也颤抖了起来——

大明如今开国才八年,外部北元虎视眈眈,内部满目疮痍,百姓困苦不堪,在这种情况下还大搞如此豪奢的中都工程,天下人能没有怨言吗?如果继续这样搞下去,万一民怨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不会爆发新的红巾军起义?会不会出现新的朱重八?再说,谁知道工匠们是不是在中都的其他建筑里也下了“厌胜”,风水都给破坏了,这都城还能要么?

想到这些,老朱的后背一阵发凉。

几天之后,朱元璋下达了一道圣旨,宣布暂停营建中都的工程。

此时,中都三大殿的柱子还没立起来,城墙上的城砖也才贴了二三里长。

又过了几个月,老朱正式宣布,改应天府为京师,并且重新扩建原来的吴王王宫,作为大明皇宫。

至此,南京才算正式成为了大明王朝的京城。

而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的中都城,则彻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烂尾工程。

又过了四十多年,老朱的儿子朱棣终于照着中都的蓝图,在遥远的北京完成了老爸没能完成的梦想,只是,整个规模和豪华程度却降了一个档次。

因为朱棣也知道,把百姓逼急了,是要出事的……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明经世文编》、《凤阳府志》(光绪版)、《明中都》、《明中都罢建原因初探》

7 阅读:1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