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库尔斯克成为了俄罗斯版的“巴赫穆特”?内行人的一席话道出其中真相:
战术上乌克兰突入库尔斯克是成功的,俄罗斯开始确实没预料到,但是后面俄罗斯战略上应对的不错,库尔斯克地区基本上稳定住了。
库尔斯克可以说是俄乌战场比较抽象的一块地方了。乌克兰在这里退又退不下来,攻又攻不进去。先说为什么退不下来,俄罗斯在前方基本上形成了包围,准确来说是半包围,这样就迫使了乌克兰的增援部队,以及北约雇佣兵参战,而且由于是本土作战的原因,俄罗斯基本上是火炮洗地。
其实从战略的角度看,库尔斯克方向乌军的进攻的确措手不及,也让乌军冲进了本土,但都无伤大雅,俄罗斯其实有无数的手段在乌军进攻之初反推回去,但留着这支部队可以不断消耗乌军的物资及有生力量,耗得越久越好,越久越有利。现在库尔斯克已经被俄军变成用来牵制住乌军主力的好地方,乌军碍于国际观瞻不愿放弃库尔斯克,这样就导致了大量部队无法南下支援红军城。
客观事实就是俄罗斯武器不行。俄罗斯从那次闪击基辅失败,钢铁洪流全部瘫痪在半路开始,之后发生的一切就都是注定的了。俄乌双方在战场上的僵持不下,注定库尔斯克成为了俄罗斯版的“巴赫穆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