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河南一女医生发现血样异常,立即将此事上报,可单位不想把事闹大,竟选择视而不见!于是她上报到中央卫生部,而在她的坚持不懈下,几十万人的性命得以挽救,理应是大功臣的她却被开除处理,甚至被逼的在国外定居…… 她明明救了数十万人,可为什么会被开除?她又是怎么样凭借一人之力挽救了数十万人的呢?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许多地区兴起献血热潮,很多地方都有献血车或者献血地点,而且当时献血还有钱拿。 当时河南是农业大省,有很多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的,由于天气状况不好,导致收成不理想,没有什么收入的农民,只好想到去拿献血这份不错的报酬,所以河南有很多人都会想去献。 那会技术并不精湛,再加上当年的河南卫生经费短缺,血站的管理混乱,采血浆的流程和环境并不规范,导致容易产生血液传播疾病。 谁都能去献血,并不会对其进行身体检查,就算有传染病也不会被查出来,直接就把血献出去了,而第一次发现有艾滋病患者献血的人,是普通医生王淑平。 她发现除了艾滋病患者以外,还有患有肝炎传染病的患者也“光顾”过采血点,要知道这些带有传染病患者的血,一旦传播到其他人身上,也会导致他人患病。 而且采血点的流程和环境并不是规范和干净,极其容易导致针头没处理得当的情况下,使其他献血的爱心市民也患上同样的传染病,这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一件晴天霹雳的事情,害人一生。 王淑平对此感到非常震惊,并将此事上报了,但当时给她的回复,竟然是彻查的话太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了,这明明就是十万火急的事情,但却仅仅因为怕麻烦而置之不理? 王淑平对此回应没法接受,只好孤身一人进行调查,好在有她的坚持,她日日夜夜地寻找走访,并调查血液送样情况,终于让她找到了这些送样中存在艾滋病毒的血液样本,而且数量还不少。 王淑平将其数据整理成了一份报告,然后将此数据详细、证据得当的报告提交给了河南的卫生局,对此,卫生局的人接到报告后也感到十分震惊,也不敢再怠慢,并上交给领导。 最终王淑平的努力没有白费,当地开始对此事引起重视,并开始彻查,只可惜王淑平却被她的医院开除了,而她的爱人也因此受到了牵连,夫妻两人也因为这些事情产生了嫌隙,最后只好决定离婚,并前往国外定居。 2005年有一份报告,统计显示河南全省累计有HIV抗体阳性者31578例,其中有28170例就是经过血液途径传播而患艾滋病的,这就占了HIV感染总数的89.21%了。 这经过血液途径传播的病例中,有28142例就是经过采供血、输血传播的,这数量之庞大,可见当时的采血点有多不规范。 而且当时还有一些献血点出现过量采血浆的情况,这不仅严重伤害献血市民的身体健康,也加大了传染病血液传播的几率。 除了当地正规机构设立的献血点,甚至还出现了非法的地下血站,根本就不管百姓死活,只求个人利益,这些非法血站的工作人员甚至都不懂如何采血,卫生环境也极其恶劣。 虽然王淑平发现了这其中的不对劲,但她却没有落的一个好名声,也没获得什么称号奖励,实在是令人心酸。 如今献血流程更加规范,类似事件可大大减少,但我们仍要提高警惕,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及时做筛查,不让自己成为艾滋病的一员。 信源:南方都市报2005年12月16日《河南发现艾滋病十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