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压力下,急得丹麦四处寻访以换支持,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深感意外!
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访问巴黎。并提出了她自己的观点。
(1)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际社会的基本原则。
(2)建立强大欧洲的重要性
意外的是丹麦去年否决了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法案。
丹麦与巴勒斯坦既不是邻国也没有深仇大恨,但就是不顾世界主流民意拒不承认巴勒斯坦国。“难道仅仅因为大哥美国不承认”?
现在是美国抛出要控制格陵兰岛言论后,东奔西跑的呼吁尊重丹麦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不知道丹麦是否觉得有点尴尬?
在美国强大的军事压力面前,丹麦似乎觉得自己太渺小了,开始意识到外力的重要性,于是开始了欧洲联络。
觉得欧洲才是丹麦安宁归宿,想借助欧洲的力量抗衡美国。但前几年却和美国搞得火热,“对于美国对法国、德国的监听门事件,丹麦恐难辞其咎”。
一边与美国火热交往,却帮助美国对欧盟国家实施监听。这要是什么操作?
在美国对格陵兰岛表现出控制言论后,又想到了欧洲的好。丹麦哪都想好,却干着背刺盟友的动作。
怎么看?
(1)丹麦作为小国家更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政策,而不是仅仅跟随某个大国脚步,随处无理由的对它国进行指责、干预。否则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没有国家出来为丹麦说话了。
(2)丹麦与美国走得太近,脱离了以欧洲为依靠的地理背景。欧洲国家众多,搞联合可以,但搞一家独大没门,欧洲这样的传统思维中,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看到被吞并或吞并它国的事情发生,形成了互相依靠又互相制约的欧洲立国风景。
(3)丹麦对格陵兰岛的发展战略规划不足,没有鼓励更多丹麦人移居格陵兰岛,格陵兰岛200多万平方公里,才区区50000多人,没有对格陵兰形成强有力的统治。以至于让外人动起了想拥有的野心。
格陵兰岛与其说是美国因素使得丹麦人爽,倒不如说是丹麦人自己的错误思想及治理惹来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