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工巨头掀起关停潮
4月以来,化工行业接连爆出重磅消息:巴斯夫永久关停德国TDI装置,科慕关闭台湾钛白粉工厂,陶氏终止阿根廷聚醚多元醇产线,赢创40%的IPDI生产突遭不可抗力。这场席卷欧亚美的关停风暴,正在引发全球化工供应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环氧丙烷市场首当其冲
利安德巴塞尔、科思创在荷兰的31.5万吨环氧丙烷装置永久关停,直接导致全球产能缺口超100万吨。国内红宝丽股价两月暴涨300%,环氧丙烷价格突破7750元/吨大关。更严峻的是,国家发改委已将氯醇法工艺列入淘汰名单,到2025年底,国内低端产能将面临强制出清,万华化学、滨化股份等龙头企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钛白粉断供警报拉响
特诺关停荷兰9万吨工厂,科慕削减台湾5万吨产能泛能拓德国5万吨产线迁址,意大利8万吨工厂离线作为涂料"美白剂"的钛白粉全球供应骤减27万吨,直接冲击建筑涂料、工业漆等核心领域。某华南涂料厂负责人透露:"现在采购价每周都在跳涨,部分高端型号已断货两个月。"TDI/聚氨酯产业链遭重创
巴斯夫关停德国核心TDI装置日本东曹、阿根廷工厂相继退出TDI作为聚氨酯涂料的关键原料,产能缩减已导致防腐涂料成本飙升32%。更令人担忧的是赢创IPDI供应中断——这家掌握全球40%产能的巨头突遭不可抗力,汽车漆、木器漆企业正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产业链连锁反应显现
陶氏关停聚醚多元醇工厂、塞拉尼斯暂停醋酸乙烯产线、英力士退出苯乙烯市场...从树脂到溶剂,涂料上游12类原料集体告急。行业数据显示:√ 环氧丙烷库存周转周期缩短至5天√ 钛白粉进口价格同比上涨45%√ TDI现货市场出现"一吨难求"
突围之路:国产替代与绿色转型
面对危机,头部企业已启动应急方案:
长协锁价:万华化学与20家供应商签订3年保供协议工艺升级:红宝丽斥资8亿改造HPPO法环氧丙烷产线材料替代:三棵树推出钛白粉含量降低30%的环保涂料正如《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所预示的,2025年将成为分水岭——不能实现清洁生产、低碳工艺的企业,或将永久退出历史舞台。风暴眼中的机遇
这场危机倒逼出三大趋势:
高性能树脂国产化率突破60%生物基原料在涂料中应用增长400%光伏涂料、风电防腐等新赛道年增速超50%当巴斯夫们选择"战略收缩"时,中国化工企业正抓住窗口期,在高端领域加速突围。正如某行业分析师所言:"每一次危机都是重构产业链的契机,这次我们站在了弯道超车的最佳位置。"文章来源:公开消息 涂料采购网、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