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丨半夜醒来先看手机 当心睡眠障碍找上门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习惯:半夜醒来,第一反应就是拿起手机,看看现在几点,算算自己还能睡多久。然而,河南省荣康医院副院长方崇芳建议,为了避免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半夜醒来时,最好不要查看时间。 故事:夜半看手机 竟患上睡眠障碍 市民李先生被睡眠问题困扰,而这源于一个不经意的举动。 几个月前的一个凌晨,李先生突然从梦中惊醒,他的心里“咯噔”一下,迷迷糊糊中拿起枕边的手机,屏幕亮起显示2点多,他随后翻个身继续睡觉。 接下来一段时间,隔三岔五凌晨就会醒来,每次醒来大都是两点左右,他总会下意识地看一眼手机时间。慢慢地,他发现,醒来后,越来越难以入睡,为了打发时间,他开始刷短视频。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刷视频不仅没有帮助他入睡,反而让他愈发清醒。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半夜醒来看时间,然后刷视频到天亮成了他的常态。他的睡眠质量变得越来越差,整个人变得疲惫不堪,精神状态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原因:抑制褪黑素分泌 带来焦虑感和紧迫感 “每个人的‘生物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调节着我们的睡眠习惯,使之与昼夜节律保持一致。”方崇芳说,当半夜醒来查看时间时,无论是使用闹钟、手机还是电子表,都会受到光源的刺激。这种光源,尤其是蓝光,会向大脑发送兴奋信号,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褪黑素是促进睡眠的重要激素,而蓝光的刺激则会使人保持清醒,进而导致入睡困难、多梦,甚至失眠。光刺激会抑制“睡眠素”的分泌,导致睡眠障碍。因此,即使只是瞥一眼时间,也可能造成再次入睡困难或降低睡眠质量。 “半夜醒来查看时间,往往会让人不自觉地计算还能睡多久,这种计算会让人产生焦虑感和紧迫感,进而转化为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进一步干扰睡眠,使人更加清醒,难以再次入睡。长期如此,不仅会导致次日精神不振、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还可能形成新的睡眠习惯,即习惯性早醒,最终陷入“越怕失眠越失眠”的恶性循环。 建议:尽量回归“顺其自然”状态 “对于半夜的自然觉醒,不应给予过多关注,尽量让自己回归‘顺其自然’的状态。”一个人在睡眠过程中觉醒一两次是正常现象,可能与环境因素或当天的生理状态有关,无须过度担忧。只需尽量保持休息,调整作息,自我调节即可。 那么,半夜醒来后该如何做才能改善睡眠质量呢? 可以调整呼吸,比如采用腹式呼吸的方式,放松思绪,尽量让自己平静,配合身体的自然修复节奏。要避免起床走动、改掉查看时间的习惯、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度进食和饮水等。 半夜醒来,千万不要给自己制造压力,可以暗示自己:“早晨七点起床,现在才2点,还能再睡5个小时,真是太好了。”而不是抱怨:“咋这么早就醒了,只能睡不到5个小时了!”帮助身体和大脑平静下来,从而再次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