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上海瑞金医院的郑民华主任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的国产药,在这么价格低的情况下,药物质量可能不稳定,老百姓或者医生的感受是,比如抗生素过敏、血压不降、麻醉药病人不睡、肠道准备的泻药不泻或者量不够”。 以上的说法呢?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的确,现在医院的集采国产药的确很便宜。 一包希舒美外面药店最便宜的5.85元,而医院国产阿奇0.39元,相差15倍! 所以有部分家长欣喜若狂,毫不犹豫买单——只要能治病就行,效果差点无所谓。 但更多的家长提出质疑,纷纷用脚投票,走出医院大门,到外面的药房购买原研药。 甚至有很多医生也担心国家集采中选仿制药疗效不佳,不如原研药。 从目前的临床研究来看,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相当,是可以使用的。 但并不妨碍大家说一句——原研药疗效更佳。 现在,医疗改革大步推进,公立医院有便宜的仿制药、国产药。药店和高端私立医疗机构有昂贵的进口药、原研药。这本就是一个你情我愿的双向选择,有钱吃鲍鱼,没钱啃馒头。反正,大家都饿不死。 接下来。医院医生提供治疗方案,病人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购药方式,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医疗变局到来,药品已经开始出现分化,不知道在未来,医疗服务和质量会不会也步入此途。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