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称不配合将扣6万让家长坐3年牢# 】#游戏送皮肤诈骗学生13万#寒假已至,没有了学校的约束,不少大中小学生在家都会玩玩网络游戏、刷刷社交平台来放松心情。形形色色的玩家和博主当中,有骗子正伪装身份悄然接近。缺乏经验、警惕性不高的未成年人,正是骗子们首选的诈骗目标。
今年上大学二年级的小琪,平时喜欢玩一款互动社交类的手机游戏。有时,她还会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上分享一些游戏心得,寻找游戏“搭子”一起玩。可就在前两天,一次被骗子盯上的经历,让她有些哭笑不得。
“当时一个叫‘子柔’的人,通过社交账号找到我,说她也是玩这个游戏的,想跟我拍素材。”拍素材指的是两个人一起玩游戏并拍摄视频,小琪得配合对方做一些“节目效果”,随后对方就可以把视频发出去“涨粉”。
为了表示诚意,“子柔”还说,她可以送小琪一款皮肤。小琪挑了一款,正等着对方把皮肤送过来,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张“风险警示单”。
“坏了坏了,你怎么没告诉我你是未成年啊!你摊上事了。”子柔警告说,她是让在游戏公司上班的哥哥帮忙,从后台调取皮肤来送给小琪,但因为小琪是未成年人,不允许送皮肤,她哥哥的后台已经被冻结了,里边的皮肤总共价值6万块钱。现在系统已经锁定了小琪的IP地址和家庭住址,小琪必须要在30分钟内配合解冻。“你赶紧去一个没人的屋子,我给你打电话,告诉你怎么解操作”
“可我不是未成年啊,我都大二了。”小琪的一句话,让双方都很尴尬。骗子一看伎俩落空,也不再和小琪废话。
小琪把这段经历发在了社交平台上,没想到引来了不少玩家的共鸣。这其中,还真有未成年玩家说,自己当时被吓到了,很害怕,但因为胆子太小,都不敢接对方的电话,直接把对方拉黑了。
从大家的留言来看,骗子的套路几乎完全一样。都是先以一个女性的身份来套近乎,都说自己有个在游戏公司上班的哥哥,能帮忙送皮肤,而且都会以玩家是未成年人为由,称哥哥的后台账户被冻结,要求玩家30分钟内帮忙解除,甚至连发来的“风险警示单”的图片都是同一张。记者看到,这张警示单的正文内容其实有多处语病。大致意思是,如果玩家不配合解冻,就会从玩家的家长账户上自动扣款6万元,还会让家长坐3年牢。
“游戏送皮肤诈骗,我们曾经收到过好几个未成年人家长的报案。”北京市朝阳区反诈中心民警王佳介绍,一旦孩子被骗子唬住,接听了骗子的电话,对方就会一步步诱导孩子,把家长支付软件里的钱全都转到骗子的账户上。“少则几千块,最多的一个案例,家长发现孩子在转钱的时候,孩子已经转了13万元。” (北京日报记者 莫凡 制图 宋溪)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