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之前荣获过诸多荣誉,其中不乏国家级的。最近,被组织任命为青联常委,带着这份责任,

之前荣获过诸多荣誉,其中不乏国家级的。最近,被组织任命为青联常委,带着这份责任,跟随南山区团区委走访特困家庭。

去之前,我在想,深圳作为一线城市,整体生活水平远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其特困家庭究竟会是怎样的状况呢?带着这份好奇走访了两户家庭,结束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第一户是四口之家,哥哥在读大学,弟弟天生耳聋,爸爸身患癌症正在化疗,妈妈打着零工。还没进门,热情好客的弟弟就趴在门口等候大家,若不是孩子妈妈提及弟弟天生耳聋,从他热情开朗的模样,完全看不出这一情况。交流中得知,原本幸福的家庭,因孩子爸爸患癌,家庭变得捉襟见肘。弟弟在我面前展现出阳光般的笑容,墙上挂着一张幸福的全家福,若不去深入了解,陌生人根本无法想象他们所遭遇的不幸。为了缓解这压抑的氛围,大家更多地是鼓舞和宽慰家中唯一的顶梁柱——这位母亲。“走一步看一步,会慢慢好起来的”。临走时,看着弟弟在收拾回家过年的行李,我在心里默默念叨:“年”是最好的良药,希望过了年,一切都能顺顺利利。

看完第一家,在回去的路上,同行的工作人员看出了我的疑虑,问道:是不是很难相信在深圳会有这样的家庭?

我说:“对”。“倘若不去深入了解,这类群体又与我们很难产生交集,真的不会有多少人知晓他们的真实状况。”

第二户家庭为三口之家,特殊之处在于这是一个重组家庭。因为我之前听到过很多起重组家庭的真事,心中一直有个执念,家中的男女,一旦有人遭遇人财两空那种重病,多半都会各自飞,很少有相伴终老的。但这个家庭给了人例外。家庭基本情况是:男主人公患癌,女主人公打着零工,家里的小朋友与同龄人相比,发育迟缓,因而目前处于退学状态。平日里,男主人公不定期需要去广州化疗,医院床位紧张时,他们时不时要在外租房。与几乎所有的普通患癌家庭一样,一场重病让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大家或许会和我有同样的想法,他们的收入来源是什么?之前是男主人公 2000 多元的退休金加上女主人公打零工的收入。患病后,女主人公辞去工作陪同看病,目前就只剩男主人公的退休金。

在上一家走访时,我就存有疑问,房租是一大开销,即便再破旧再狭小的房子,每月也要 2000 元左右。收入除去房租,一家人的吃住行以及治疗费用哪里来?

在第二户人家那里,我找到了答案。

低保每月2000多元,还有额外补贴 800 元,这就差不多3000 元左右。住建局按照每人800 元的补贴标准,3口之家能获得 2400 元的房租补贴。除此之外,像大病和残障人士也有相应补贴,公益基金等我们意想不到的组织也都会提供帮助。

我们此次走访,送去了米、面、油、牛奶等物资以及 2000 元慰问金。虽杯水车薪,但能补给一点,算一点吧。

通过这个身份走访,我有两个很深的感触。

一是,组织赋予的身份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莫大的责任。这种责任鞭笞着我必须得在自身最大能力范围内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是,慰问后虽然心情很沉重、压抑,但还是有一束束光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因为整个走访过程中,我看到受访家庭发自肺腑地感谢志愿者和政府。在很多微小的地方,是这群服务者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不断地回访和梳理流程,帮助这群人更快地拿到补贴。尤其是走访的第二户家庭,是被街道紧急叫回深圳申请补贴,整个流程原本需要一个月时间,最终仅用一周就全部申请完毕并发放了补贴。

深圳速度,不仅体现在城市建设上,也彰显在为民服务的效率上。

愿世间再无病痛,愿大家平安喜乐,身体健康。 生活手记

——记在飞往长春的航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