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昨天吃饭,偶遇两位NT1.0蔚来EC6车主。我啥也没问,他们就跟我聊起车来。说前

昨天吃饭,偶遇两位NT1.0蔚来EC6车主。我啥也没问,他们就跟我聊起车来。说前两天找二手报价,只能小十几万。我想,一代车开了多少年了,这价不正常吗?我手中的新车,半年打五折六折的,也(并不)坦然地接受了。他说,可是买的时候40多万啊,大NP都要花钱的。

这时候,我觉察到了市场在22年底、23年初这个时间点,发生了不可扭转的变化:

- 在此之前,花30万、40万、50万买个纯电车是很正常的事,因为那是欣欣向荣的时代,人们预期着美好的未来、更高的收入,也愿意承担情绪价值带来的溢价。

- 在此之后,在收入预期与电车平权的双管齐下影响下,人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40万的电车,和20万的电车相比,究竟多出了哪些东西? 就算自己还有消费能力,一旦市场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那高价车的二手价值就会大跌,自己去承担贵车的成本也会增加。

25年这个问题恐怕要升级,例如比亚迪手握巨量Orin芯片、已打磨好智驾软件,虎视耽耽地要把高阶智驾也给科技平权了。根据我自己的体验,智驾水平要争第一第二有点难,但前五没有问题。

比亚迪智驾平权,突出一个量大势猛,其影响力可以参考2022年DMi对其它混动产品的影响。它也许抢不到一些品牌的消费者,毕竟调性确实不同,但如果技术做得不能有显著优势,那不存在优势的产品溢价就会被打掉。

这就是几个月之内将要发生的事情,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所以大家会看到行业里智驾硬件降本的趋势非常明显,既然溢价会降低,那先降低成本是主动防御策略。

因为市场发生了变化,30万以上的“豪华电动”不好卖了,所以蔚来这两年的日子不好过。可以说,某种程度上蔚来的运气实在不好。如果2024年的经济走势和2014年一样,那蔚来不得卖爆,就算粗放经营也不会产生问题。

今年吉利都要收缩品牌了,减少高端车的资源,投入到星愿、E5、星舰这种10万级的车一把梭哈,这更是反应了宏观形势。

当然,豪华电动不好卖不意味着没有市场,像享界S9、尊界S800、极氪009、小鹏X9、理想MEGA都在以谨慎的脚步去探索,不敢步子迈得太大。

既然市场发生了变化,今天恰好是疯狂星期四,为蔚来建言纳策的日子。个人认为:

- 现阶段产品上应聚焦于5566改款、营销与销售资源上应聚焦于乐道L60。只要L60稳在2-3万辆(我认为L60产品力是够的)、5566稳在1.5万辆,蔚来才有了基本盘。基本盘稳了,大家随便浪,再出俩品牌也没问题。

- 弹药应给到战场最需要的地方,不应该分散,也不应该给到不太需要的地方。如果战略是先打基本盘,那么从9月至今,什么ET9啊、萤火虫啊、其它车型的营销以及一切非销售相关的活动,都可以一切从简,80%的资源都给到乐道L60。

讲讲弹药的问题,智界是2023年发布的品牌,坦白来说很不顺利,但华为一直给智界充足的弹药,那么来看看从S7到R7的变化吧? R7的价格接近30万都能卖成这样,15万的L60难道不应该更高吗?

那L60呢,别说充足的弹药了,从9-12月这三个月,我觉得连平均水平的弹药都分不到,从市场上像消失了一样。昨天有人甚至问,乐道L60也有大压铸件? 我搜遍材料,只搜到了L60使用了可压铸的铝合金,继而推断应该是使用了大压铸技术,但具体是哪里用了,没说。后来在评价区有人指出,应该是两个后纵梁使用了大压铸。

这种情况,明显是弹药给的太不足了。车型资料整理得不足、传播得也不足,那投入的技术、产品资源,岂不是事倍功半?为什么会这样,我的理解是L60的订单太足了,足到半年也交不完,所以蔚来没必要给乐道弹药。

- 关于5566的减配,可以降低几万成本,就很好卖了。这个事情肯定是改变不了的,蔚来有蔚来的坚持,我也不是在劝,只是讲讲自己的理解(毕竟今天是疯狂星期四)。

有一个说法,说去掉一个电机、去掉3个orin,那请出门右拐买乐道!? 这句话猛一听有道理,但是ET5/5T去掉一个电机,还是那个性感的ET5;L60加上一个电机,也成为不了优雅的ES6啊。

其实我是电四驱的倡导者,我觉得电车能上四驱就应该上四驱,但用户需求大于天、生存是企业最大的法则,我认为企业还是要顺应用户需求。

这就像我也是纯电的倡导者,但用户需求大于天,纯电企业去做增程,我也是理解并鼓励。23年、24年前后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30万以上纯电遇到的客观难度确实是增加了。能降低成本的方法,以前不考虑,现在也许要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