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创业板持续探底,市场逆转曙光几何?
昨日,A股市场才经历了一场量能不足的反弹,然而好景不长,今日空头势力便卷土重来,集中火力猛攻券商以及金融科技这两大主线板块,致使各大指数纷纷延续跌势。截至当前,券商指数与创业板指数均已创下此轮调整以来的新低。市场哀鸿遍野,投资者们满心焦虑,翘首以盼指数能够早日止跌回升,实现真正的逆转。
一、时间窗口对比:历史规律能否重演?
回顾去年11月,A股市场走出了一段先扬后抑的行情。具体来看,沪指在11月8日迎来逆转,而创业板指数则在11月12日才出现反转,整体逆转时间大致集中在当月中旬前后。再看当下,如今已是1月8日,当前市场呈现出与去年11月截然相反的态势,即先抑后扬。沪指在近期表现出相对较强的抗跌性,而创业板指却一路向下,不断刷新低点。历史虽不会简单重复,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从时间窗口的维度分析,本月中旬前后或许是市场走势出现关键变化的重要节点。
二、弹簧效应:压制越深,反弹越猛?
当下A股市场的走势着实令人沮丧,指数持续下行,市场情绪也愈发低迷。不过,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这也恰似一个被强力压缩的弹簧,压制得越厉害,后续所积蓄的反弹动能也就越强大。回顾去年9月的历史性窗口期前夕,市场同样经历了一段深度调整的阶段,随后在重磅宏观政策的刺激下,指数迎来爆发式上涨。以此类推,在当前市场持续下探的过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1月中下旬,春节假期前的这段时间里,极有可能会再度出台重磅宏观政策,成为引发指数强劲反弹的导火索。
三、超级主力的“按兵不动”之谜
近期,呼吁险资进场的声音愈发紧迫。就在1月6日,仍有消息强调监管部门正多方协同,致力于打通万亿险资入市的瓶颈。在当前市场格局下,险资的大规模入场与否对指数走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指数之所以难以出现有力的上涨行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险资尚未大规模进场之前,市场需要通过下跌来营造一个低位吸筹的环境。超级主力似乎正耐心等待着险资这股“援军”的到来,在完成低位筹码的收集后,才会真正发力推动指数上行。因此,密切观察险资的动向,便成为判断市场走势的重要参考指标。
总体而言,当下这段时间对于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段异常艰难的时期。一方面,指数持续下探,尤其是券商板块,尽管业绩集体大增,但股价却持续遭受打压,这种背离走势显然有悖常理,背后大概率隐藏着主力资金的刻意布局。另一方面,在市场杀跌的过程中,作为市场稳定器的国家队却未见明显动作,这更为当前诡异的行情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种种迹象表明,此次市场的杀跌或许有着特定的目的。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走势,多数投资者难免陷入焦虑与迷茫之中。但越是在这种时刻,我们越应该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我们所分析到的这些细节。从衍生品的角度来看,1月的市场似乎正试图先将多头彻底“收割”,而后再调转枪口,对空头展开反击。而在这一系列的市场博弈过程中,券商板块的走势无疑将成为判断市场走向的核心风向标,值得我们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