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编剧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Vol.120 女性角色塑造之“大女主”
🎬今天刷到《山花烂漫时》编剧袁子弹的一个访谈,我愿称之为《山花烂漫时》的惊喜售后!
编剧在访谈中提到了大女主塑造、《山花烂漫时》拍摄的心路历程以及女性影像越来越热背后的原因。喜欢“山花”的朋友都会懂这场访谈的含金量。
🌸谈到“大女主”塑造的标准,编剧提到了两点:行动和态度。
她认为大女主应是有行动力、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正如《山花烂漫时》还有现实中的张桂梅老师,听到这里我想到了毛尖老师对张桂梅老师的形容,她称张老师为“动词一般的张桂梅”。不管是编剧塑造出的大女主、还是现实中的大女主 ,她们的魅力从来都不是源自外在的装点,而是她们行动起来的力量。
编剧同时提到了另一点:态度。
她认为大女主必须要有鲜明的态度,能够主导事态。
“就这个价值观,甚至不一定需要百分百是正面的,但她要坚定强大有力量,要能感染到别人。”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恶女”形象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不管是积极向上的正面女性角色、还是阴暗爬行的反面女性角色,她们有行动力、也有一以贯之的态度,她们对这个世界出击而非后退,共同展现了多元立体的女性力量。
🌸编剧还回答了“觉醒女性的痛苦”这个问题。
在写《山花烂漫时》的过程中,有人对她说,“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这样的校训对女孩子来说非常残忍,“你把她喊醒了,你又没有办法改变她的窘境,你不是在害她吗?”
对于这样的问题,袁子弹也给出了非常“大女主”的回答:“我只由衷地感觉到傲慢,真傲慢啊。”
“你高高在上的说是不是不要喊醒她了;怎么地,烧死就是她的宿命?”
这个傲慢的问题也成了她“一定要完成这个项目”的一大动力。
🌸好在傲慢的观众越来越少了,醒来的观众越来越多了,这也让《山花烂漫时》来得恰逢其时。
在剧里,宁华从不认识沟壑到走出了沟壑,柳细莺从道听途说到眼见为实;在戏外,观众对《山花烂漫时》喜爱有加……就像编剧说的那样,越来越多女性已经跳出了那个井,希望《山花烂漫时》的精彩,不止在2024,也能延续到2025,有更多的“山花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