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死得多痛苦?1999年9月30日,日本一名工人大内久因操作失误,把几十倍的硝酸盐溶液直接倒入了沉淀池,遭受20000倍核辐射,在被送往医院救治83天后,他的皮肤已经完全融化,哭着恳求医生:“求求你们,让我快点死吧。”
信息源:日本核泄漏事故死了第一人 新闻大观
东海村核燃料加工厂位于日本茨城县东海村,属于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一个重要核设施,负责处理铀矿和制造核燃料。
工厂的日常操作中需要对核原料进行复杂的化学处理,而核辐射的风险一直存在。1999年9月30日,一名工人大内久在执行日常任务时发生了致命的操作失误。
1999年9月30日,大内久和同事们在东海村核燃料加工厂的铀溶液处理车间忙碌着。
这项工作需要高度的精确性和谨慎操作,因为铀溶液的浓度非常高,任何小小的错误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当时,大内久负责将浓缩的硝酸盐溶液与铀溶液混合,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化学反应。
由于疏忽和疲劳,他没有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检查,也没有仔细核对溶液的浓度。大内久误将大量高浓度的硝酸盐溶液倒入了一个沉淀池,而这个池子本应只容纳少量的化学溶液。
这种浓缩的硝酸盐溶液本身就是一种强腐蚀性物质,与铀溶液的混合不仅会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还会释放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几秒钟之内,溶液在沉淀池中发生了剧烈的反应,产生了强烈的辐射。随着化学反应的加剧,池中的温度迅速上升,辐射量也急剧增加。
强烈的放射性物质开始扩散到周围的环境中,而大内久和同事们几乎没有时间意识到这场事故的严重性。
由于没有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周围空气中充满了辐射粒子,直接照射到大内久的身体上。
就在这几秒钟的恐慌中,大内久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暴露在了巨大的辐射下。
他迅速撤离现场,心跳加速,汗水浸透了工作服,但此时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经历的辐射暴露将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事故发生后,大内久被送往东京的医院接受治疗。他的身体情况极为严重,核辐射造成的伤害超出了医生的预期。
辐射直接影响了他的皮肤、内脏器官以及其他重要系统。由于暴露在极高剂量的辐射下,他的皮肤很快开始发生变化。
首先是红肿、溃烂,随后皮肤表层完全脱落,甚至露出了肌肉层。随着病情的加重,皮肤逐渐变得像蜡一样脆弱,最终完全融化,几乎没有任何正常的组织结构。
在最初的几天里,大内久经历了剧烈的疼痛,痛苦的呻吟声让周围的医护人员都感到心碎。
他的免疫系统被彻底摧毁,身体无法抵抗细菌的侵袭,感染成为了他死于辐射后遗症的主要原因。
几周内,他的情况变得愈发糟糕,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逐渐衰竭,甚至大脑也开始受到辐射的影响。
尽管医院的医生们竭尽全力进行治疗,但大内久的生命依然在迅速流逝。83天的治疗过程中,他的痛苦没有丝毫缓解,反而因剧烈的辐射灼伤导致了更为严重的内外伤害。
大内久的痛苦让许多人无法忍受,甚至他自己也在深深的绝望中哀求医生:“求求你们,让我快点死吧。”
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他的求生欲望渐渐消失,只有无尽的痛苦伴随他每一刻的呼吸。医生们无能为力,虽然他们尽全力安抚他,但仍然无法挽回他被辐射摧残的身体。
大内久的家人也在此时得知了他惨痛的处境。作为一名普通工人,他并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因一次操作失误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家人们目睹他日渐衰弱,心情无比沉重。最终,大内久于1999年12月31日因多脏器衰竭而不幸去世。
大内久的死亡引起了日本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事故发生后,政府和核能行业对事故进行了调查,并最终认定这是一起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核泄漏事故。
该事故也引发了公众对核能安全和核能设施管理的高度关注。
在事发后的几个月里,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对该核燃料加工厂进行了全面整改。
厂内的设备和管理程序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和修订,确保类似的事故不再发生。然而,这场悲剧仍然成为了日本核能历史上的一大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