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带着11岁的儿子去踢球,结果儿子摔倒把门牙给磕掉了。刘女士急忙找到掉落的牙齿,让儿子含在舌下。到医院后,医生夸赞刘女士的做法非常正确,这是为何?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下午,刘女士带着11岁的儿子小豪去小区的足球场踢球。小豪带球突破,躲过了两名防守的小伙伴,正准备射门时,脚下一滑,整个人重重摔倒在地。 刘女士大喊一声,立刻跑了过去。只见小豪的嘴唇磕破了,鲜血直流,更糟糕的是,他的一颗前门牙掉了下来!“妈妈,我的牙掉了!”小豪哭着喊道。 刘女士顿时慌了神,看着草地上的牙齿,她脑子里飞快地闪过几种处理办法:“是用水冲洗干净还是用纸巾包起来?” 突然,她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急救科普——牙齿掉了,千万别用水冲洗,应该含在嘴里保存。 她立刻捡起牙齿,快速用纸巾轻轻擦掉表面的泥沙,然后让小豪把牙齿含在舌头下,同时安抚他说:“别怕,妈妈带你去医院!”安顿好后,刘女士立即带小豪去了最近的口腔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仔细检查后对刘女士的处理赞不绝口:“您真是太机智了!您的急救方法非常正确,牙齿保存得当,我们可以尝试再植手术!”刘女士松了一口气,但也好奇地问:“医生,为什么这么做就能救牙呢?” 医生笑着说:“其实,牙齿再植的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保存方式,尤其是牙齿表面的‘牙周膜细胞’是否还活着。接下来我给您解释一下。” 牙齿之所以能稳稳地长在嘴里,是因为牙根和牙槽骨之间有一层叫“牙周膜”的组织。 牙周膜不仅能支撑牙齿,还负责牙齿周围的修复与再生,一旦牙齿脱离牙槽骨,牙周膜细胞就会暴露在外,失去保护。 研究表明,牙周膜细胞对外界环境极其敏感,如果牙齿在干燥的环境中暴露超过30分钟,细胞就会开始坏死;如果能妥善保存,比如放在湿润的环境中,细胞的活性就能维持较长时间,从而为再植手术创造条件。 2018年发表在《Journal of Endodontics》(牙髓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详细探讨了牙齿保存环境对牙周膜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牛奶6小时后,牙周膜细胞存活率高达85%;生理盐水,细胞存活率接近80%;自来水,存活率仅为30%;干燥环境,暴露1小时后,存活率下降至不到20%。 牛奶和生理盐水之所以效果好,是因为它们的渗透压和pH值接近人体细胞的自然环境。 而让小豪把牙齿含在舌头下,其实是利用了口腔内天然湿润的环境,避免了牙周膜细胞的脱水坏死。 很多人在牙齿掉落后,会下意识地用水冲洗牙齿,但这是一个常见误区。 2001年发表在《Dental Traumatology》(牙外伤学)上的研究指出,自来水虽然能清洁表面的污渍,但它的渗透压和牙周膜细胞不匹配,会破坏细胞结构,从而降低再植成功率。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遇到牙齿磕掉的情况,以下是标准的急救方法: 1. 尽量只接触牙冠部分,避免触碰牙根,以减少细菌污染。 2. 确认牙齿没有完全断裂或碎裂。如果断裂,可以尽量保存所有碎片,交由医生处理。 3. 将牙齿放入牛奶或生理盐水中保存。 4. 牙齿脱落后的黄金处理时间是1小时内,越早进行再植手术,成功率越高。 牙齿再植的核心是让牙周膜细胞重新与牙槽骨“对接”,手术过程大致包括: 1. 牙齿清理:医生会清除牙齿表面的细菌和污物,同时保护牙周膜细胞不受损伤。 2. 牙齿固定:将牙齿重新植入牙槽骨,用夹板固定2-3周,等待牙周膜细胞逐渐恢复。 3. 术后观察:定期检查牙齿是否发生牙根吸收或感染,确保其稳定性。 根据《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临床口腔研究)2015年的一项研究,保存得当的牙齿,再植成功率可达90%以上。如果处理不当,成功率则会大幅下降。 经过再植手术,小豪的门牙成功复位,恢复了原本的功能。 医生告诉刘女士:“再植牙不仅能恢复牙齿的美观,更重要的是保留了天然牙齿,比种植牙或假牙更加稳定。”刘女士感慨道:“幸好之前看到过科普,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1. Andreasen JO. "Effect of extra-alveolar period and storage media upon periodontal and pulpal healing after replantation of mature permanent incisors." Dental Traumatology, 2001. 2. Krasner P, Rankow HJ. "Preservation of avulsed teet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Endodontics, 201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