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不通,为什么2021年我们和伊朗签订4000亿美元的《25年合作协议》,后来没有下文,直到今天看了卢克文的文章,我终于明白了。
原来,从这个协议签订时,伊朗内部就有巨大的分歧,反对这个协议的有三派:
亲美派,没什么好说的。
内贾德一派,主打闭关锁国,不合作,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革命卫队,军队都经商了,东大来了,他们的利益受损,坚决反对。
一个有利于双方的协议,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如今伊朗走投无路了,请外长来访华,想要落实这个协议,但是我国又有什么价值去扶你一把呢?
当年我们把美军打哭了,苏联才看到价值,援助了156个工业项目,这是用命换来的。
伊朗的问题其实一直在这里。表面上看,它是一个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的国家,有足够的潜力成为区域强国,但内部分裂太严重了,导致每次机会来临时都被自己搞砸。2021年的《25年合作协议》本来是一个双赢的项目,东大愿意拿出真金白银去帮助伊朗重振经济、发展基础设施,这对伊朗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结果呢?内部斗争一闹,各派势力都在算自己的小账,反而把国家的大利益搁置了。
再看伊朗的这三派反对势力。亲美派的立场不难理解,他们觉得靠近美国才能从制裁中解脱,哪怕是做一些妥协也在所不惜。但问题是,美国从来不打算真正放过伊朗,稍微松一点口子,后面又会加倍施压。靠近美国换来的只有短期利益,长远来看根本行不通。
内贾德那一派更有意思,他们的逻辑就是“自己闭门过日子,不用外部帮忙”。这种民族主义听起来很硬气,但现实完全不同。伊朗这么多年来的经济困境、技术停滞和国际孤立,难道不是闭关锁国的后果?他们所谓的“自给自足”,其实就是把国家困在一个死胡同里,走不出去。
至于革命卫队,这一派可能是最实际的反对力量。军队经商本来就是伊朗的“特色”,各类利益盘根错节,长期盘踞在经济和政治系统的关键位置。东大来了,一旦合作深入,肯定会影响他们的既得利益,所以他们的反对并不难理解。问题是,军队的这种既得利益保得了一时,却拖垮了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
如今,伊朗意识到自己走投无路了,又想回来和东大重新谈,但现在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2021年我们愿意帮,是因为当时伊朗还有转圜的余地,合作也能互惠互利。但这几年下来,伊朗的国际形势越发被动,国内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重新来谈,东大确实要考虑一个问题:伊朗现在到底还能为我们带来多少价值?
就像当年我们用命换来的苏联156个项目,靠的是自身的拼劲和实力,证明了我们是值得帮的。而伊朗呢?现在除了向外界示弱,似乎没有太多实际行动。对东大来说,帮助别人当然没问题,但这份帮助必须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而不是一边倒的施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