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不愿意过多提及、武力衰弱的宋朝时期,被认为是丢脸丢到家的重大事件中,除了高梁河之战、澶渊之盟、靖康之难以外,还有“海上之盟”。
这次盟约的内容大体上是和新崛起的金国约定共同灭亡辽国,之所以愚蠢,是因为作为羔羊的宋朝,却满心想着驱虎吞狼来保一方太平,最终才酿成了靖康之难的千古奇耻。
而正是因此,之前长期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辽国,在1122年,也就是北宋宣和四年,由金国大军攻破中京、末代皇帝天祚帝失踪后宣告灭亡。
在这之后,北宋最大的敌人就变成了金国,而后来也的确被其所灭,但是曾经无比强悍的辽,却似乎从此消失在了我们的视野中。
辽国真的灭亡了吗?并没有,因为一个传奇人物的出现。
此人于危难中挺身而出,率领仅两百铁骑支撑起了契丹人最后的奋武之威,最后建立起了西辽,甚至于在后来不断的扩张中成为了中亚强国,一直到元朝初年才正式灭亡。
众所周知,因为石敬瑭拱手相让燕云十六州的缘故,导致宋朝自从建国以来,北方便无险可守,一直处于游牧民族的强大威胁之下。
宋太祖赵光义在平定了内部的一些小政权后,自以为武力雄厚,便直接率军远征辽国,一开始的确收复了不少失地,但最后在幽州的高梁河外被辽军大败,可怜的太祖皇帝甚至只能抛下军队,乘着驴车独自逃走。
在高梁河之战后,宋军的士气一度低落到了极点,即便辽军依旧在边境常年骚扰,但大宋再也没有发起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开始习惯性地用岁币等金钱手段和割地等退让政策来讨要和平。
但这还是没能阻止辽国入侵的脚步,在北宋景德元年,辽军大举南下,一路势如破竹,软弱的宋真宗被宰相寇准逼着御驾亲征来到澶州城下,将士们大为振奋,拼死还击之下辽军难以抵挡,于是申请签订合约,这便是著名的“澶渊之盟”。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澶渊之盟”这个对汉人来说颇有些羞耻的条约,实际上也正是鼎盛的辽国一步步走向衰亡的起点。
首先我们要知道,无论是辽、金还是其他许许多多的北方游牧民族,之所以乐此不疲地南下发动战争,并不是因为他们野蛮、好战,而是生活所迫。
对富庶的中原百姓来说,打仗就意味着经济崩坏、要死人,但对生活在寒苦北地的游牧民族来说,打仗要死人,不打仗也要死人,他们自己没法种地,必须掠夺。
一边是歌舞升平,一边是食不果腹,不管是谁,被逼无奈下都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对辽军来说,打仗就意味着有钱、有美食、美酒、女人。
但忽然有一天,宋真宗赵恒告诉他们,不打仗也一样能过上富贵的生活,一样可以锦衣玉食,那为什么还要打仗?
众所周知,宋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商业最为鼎盛的王朝,没有之一,统治者不仅大力推动商业发展,甚至已经把生意做到了东南亚各国,所以虽然宋朝的领土面积非常之小,但是贸易带来的超级利润却让他们在有钱这一点上远远领先其他任何一个朝代。
所以宋朝对于“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这种条件,连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于是在“澶渊之盟”签订以后,辽国彻底过上了美妙的生活,而且要是觉得钱不够用了,随时就去找大宋再敲诈几笔,反正宋朝也是基本有求必应。
就这样,辽国的皇室以及各级将领都得到了满足,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没有人再想着打仗,也不需要再打仗了。
在这种情况下,辽宋两国竟然保持了长达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当和平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概念以后,辽国国内的情况也开始改变。
这个曾经在马背上驰骋的游牧民族开始变得散漫,皇帝和王室大臣们唯一关系的事情就是每年能获得多少贡币、贡品,自己又能分到多少,他们甚至长期居住在主掌燕云十六州事务的南院,也就是南枢密院,而很少再回到主掌全国事务的北庭去,因为那里没有南方舒坦。
所谓上行下效,后来普通的契丹牧民们也开始大批量地向着南方迁移,很多都移居到了靠近宋辽边界的地方生活,他们已经几乎忘记了曾经那种风餐露宿、难有温饱的生活,追求变得越来越高。
这一招说是“糖衣炮弹”丝毫不为过,辽国人完全不愿意再进入战争,甚至对于西夏,他们也采取了结好的态度,希望能就这样永葆太平。
可那毕竟是一千年前,生产力还十分低下,虽然辽国和宋朝可以衣食无忧,但总有人还在过着那种喝西北风的生活,辽国已经从逆境中走了出来,他们曾经的位子,却已经有了继承者。
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生活着一群半游牧、半渔猎的少数民族——女真,在辽国最为强大的时候,女真人根本无力抵抗,只能俯首称臣,在辽国面前地位非常低下,几乎等同于奴隶。
直到公元1114年,女真人领袖完颜阿骨打在北庭经营已久,他悍然诛杀辽国使者,号召各地的女真部落起兵发动叛乱,自己称帝建国,号称“大金”。
而辽国的军队在女真铁骑的面前简直不堪一击,被逼无奈的辽国天祚帝只能御驾亲征前去平叛,但承平日久的辽军屡战屡败,同时内部还多次发生叛乱,于是金国陆续攻占了辽国的黄龙府、东京、沈州等地。
在这种情况下,昏庸的大宋皇帝还和金国签订了“海上之盟”,约定一起出兵灭亡辽国,辽国内忧外患无数,灭国已经近在眼前。
不久后,辽国的中京也沦陷,天祚帝慌乱出逃,最后音讯全无,朝中王室和大臣们只能拥立秦晋王耶律淳即为,建立了北辽。
而当时朝野上下一片慌乱,促成这件事的核心人物,是负责镇守辽国南京的节度使,此人名为耶律大石。
在契丹人中,耶律大石的身份地位都很不一般,首先他是正儿八经的皇族血脉——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第八世孙,同时他从小习武修文,是个顶顶的全才。
不仅精通契丹文,对汉文也能信手拈来,而待到他长大以后,在辽国的科举中一路考入了殿试,然后直接拿下殿试第一的成绩,若是放在中原,这便是状元。
而实际上辽国是从未出过进士的,耶律大石是第一人。
此后,他历任翰林承旨、泰州刺史、祥州刺史等职务,待到辽国摇摇欲坠、天祚帝一路逃到夹山里躲起来的时候,耶律大石已经是兴军节度使,负责镇守南京道。
眼看亡国在即,而满朝文武都还在忙着寻找失踪的皇帝,耶律大石第一个站出来振臂高呼,而后群臣才拥立了新皇登基,稍稍围住了局面。
后来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辽军连续打退了两次进攻的宋军,但新皇帝耶律淳软弱胆小,在长期忧虑下竟然很快就病死了,而耶律大石手下仅剩两万余人,面对战斗力低下的宋军尚能支撑,但碰到凶悍的金国铁骑却一触即溃。
耶律大石仍然心系自己的国家,他毅然连夜带领身边仅存的两百铁骑前往夹山寻找隐藏在那里的天祚帝,但这个无能的末代皇帝却满心怨恨,他对耶律大石另立皇帝的行为感到极其不满,但被他一通道义辨得又无法回嘴。
不久后耶律大石在调遣军队的时候遭到了金军的伏击而被俘虏,想法设法逃出来之后回到天祚帝身边,但他的良言劝谏不被采纳,只能带领自己的麾下转移到了辽国的西北重镇可敦城,而天祚帝在耶律大石离开后半个月便兵败被俘。
经过了三天的跋涉来到可敦城之后,耶律大石进驻了北庭都护府,把周围整整十八个部落的辽人聚集到一起,发表了一番极为慷慨激昂的演说,号召他们一起恢复故国、拯救黎民百姓。
各个部族都被他的话所打动而纷纷出兵,这就让耶律大石直接拉起了一支万人的精骑部队,并自立为王。
而在这之后,耶律大石并没有莽撞地进攻金国,他熟读兵法、史书,深知双方实力差距很大,硬拼几乎毫无胜算,于是通过交好南宋、西夏等势力来制衡金国,导致强大的金军也不敢向他轻易进攻。
直到和平地发展了五年之后,耶律大石才决定动手,但目标依旧不是金国,而是西方,他带着自己的部队一路从可敦城经过回鹘,再进入吉尔吉斯坦境内,最后抵达叶密立(今新疆额敏),获得了绝大多数突厥部落的支持,也正式称帝,号称“天祐皇帝”,于是西辽正式建立,领土东起土拉河,西到额敏河。
这还只是小试牛刀,不到一年之后,耶律大石再次起兵,一举拉起七万大军,他首先将高昌回鹘直接并入版图,而后一路进入西北的土地,在喀什噶尔、和阗(今新疆喀什、和田)等地屡战屡胜,然后和周边数个中亚的伊斯兰教国家交战。
在公元1141年,为了击退耶律大石,塞尔柱苏丹、西喀喇汗等国组织起了一支十万人的部队向西辽军发起进攻,这便是著名的“卡特万之战”。
在这场被后来的学者称为“在伊斯兰教中没有比这更大的会战”的战役中,西辽大帝耶律大石率领部队大破各国联军,威名远播亚欧地区。
战后,塞尔柱帝国的势力退出河中地区,西喀喇汗国、花剌子模、布哈拉纷纷俯首称臣,西辽正式成为了中亚地区的霸主,领土进一步得到了空前的扩张,一个纵横四百多万平方米的帝国冉冉升起。
作为一个从亡国之乱中逃出来的契丹人,耶律大石无疑是一位传奇的帝王,他文治武功比肩,亲身在马背上荡平了中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将自己国家打造成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这份功绩简直耸人听闻。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的耽搁,他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东征复国的愿望,便在公元1143年抱憾而终,这位伟大皇帝的姓名“耶律大石”直接成为了西辽的另一个名字,在他死后不少年中,西辽治下的许多国家还仍然在用“大石”称呼这个国家的君王。
而西辽国在耶律大石去世后,又在萧塔不烟、耶律夷列、耶律普速完、耶律直鲁古与屈出律几人的手上一共传了五代,直到公元1218年才最终被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铁骑灭亡,但西辽的余部继续面向西北迁移到伊朗境内,又建立了“后西辽国”,此后还有东辽和后辽。
到了公元1269年,已经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时代,他撤藩之后,“辽”才正式灭亡,而如果仅仅以西辽来算,耶律大石也为自己的国家强行续命了整整八十八年,并且不是苟且偷生,而是雄踞东亚,无怪乎被称为有着“秦皇汉武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