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敢对中国动武!”如果不是视频被公开,或许大多数国人都不知道这位功勋卓著的专家,在病重之际他仍然不肯休息,还表示:“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这位为祖国奉献一生的英雄,正是爆炸力学领域的泰斗——林俊德院士 信源出自:中国工程网——林俊德:一件事 一辈子 一生情 或许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这位在病重之际仍心系祖国、不肯休息的老人,正是爆炸力学领域的泰斗——林俊德院士。 1938年,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自幼便展现出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天赋。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一步步踏上了科研的道路。从青葱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林俊德的一生几乎都与核试验紧密相连,他的名字也因此与国家的荣耀紧密相连。 提及林俊德,不得不提的是他在核试验领域的卓越贡献。在那个科技落后、条件艰苦的年代,中国要想在核技术上取得突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但林俊德从未退缩,他带领团队,一次次深入荒漠,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未知的危险,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段段壮丽的篇章。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后续的氢弹试验,再到各种新型核武器的研发,林俊德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他不仅在理论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林俊德从未将这些荣誉挂在嘴边。在他看来,为国家奉献,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更是他作为一名科学家的使命。他曾说:“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进行核试验。”这句话虽简短,却饱含深情,让人感受到了他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在他的心中,个人的得失早已置之度外,唯有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复兴,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总是那么温柔。2012年5月4日,他被查出了胆管癌晚期。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他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以一种超乎常人的坚韧,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医生劝他进行手术,以延长生命,但他却坚决拒绝。在他看来,手术意味着长时间的休养,而他还有太多未完成的工作,太多的责任需要承担。最终,医生被他的执着所打动,同意他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为国家的科研事业贡献力量。 在病重期间,林俊德的工作热情丝毫未减。他拒绝躺在床上,坚持坐起来工作,哪怕身体已经极度虚弱。他说:“躺在床上是病人,坐起来就是正常人。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哪怕是只有几个小时,我也要在最后的时间坐着工作。”这份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戴着氧气罩,艰难地处理着手中的工作。老伴和医护人员在一旁泣不成声,而林俊德却仿佛浑然不觉,他的心中只有那份未竟的事业。连续工作了五个小时后,他才终于同意躺下休息,但这一躺,却再也没有起来。 2023年5月31日,是林俊德院士离开我们的日子。虽然他已经远去,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无私奉献、勇于担当、执着追求。在林俊德院士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伟大,也看到了一个科学家的崇高。他的故事,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回望林俊德院士的一生,我们不禁感慨万分。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真正的英雄,并不一定站在聚光灯下,也不一定拥有显赫的名声。他们往往默默无闻,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国家、为人民书写着不朽的篇章。林俊德院士,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