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评网站的分数来看,我好像是全网第一个读完这本正文 600 多页的《博世》的媒体人……
除了厚之外,德国史纲的写法也让它读起来不是那么“有趣”,它专注的更多是客观、第三方和连续性的信息记录。
所以在这本书里,你看不到什么创业法则,也没有国内商业图书当中的溢美之词和对商业领袖的追捧。
但毕竟这是一本记录了一家企业 125 年生死存亡决策过程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博世在面对突发事件、技术革命和全球变局时的客观决策,预判和果断,是贯穿其中的要义。
要说比较遗憾的是,一方面是全书完本于 2012 年,对于当下读者亲身所在的时代几无涉猎,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故事只是放在金砖四国里略略带过。
而你我,可能都想看到博世面对中国如今汽车产业的巨变将如何度过。
当然,书中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博世刚进中国时甚至翻译都不统一,汽车叫波殊,冰箱叫白雪。
全文最后写到,博世的价值观是,即便有一天创始人罗伯特·博世再见到当时的公司,也会为“博世”而自豪,至少以我的接触来说,如今的博世依然在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