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42个专业全部放在物化类下一次性录取207人,难以想象这算是新高考下的专业组录取模式?这与以往理综录取有何区别?一个土木专业下录取比其他专业多出好几倍的考生,报了电气电子计算机难免调剂,并且要强迫“服从”,否则退档。为什么就不能像多数高校那样,适当多分几个专业组呢?哪怕只是分为诸如电气电子类、土木道桥类两个专业组,不也能解决部分考生选择专业的难题吗?既是学校为了分解少数专业师资过剩的压力,你也应该适当考虑底层学子的就业压力,不行吗?考生自己掏钱上学,你又只管招生,不管就业,为什么就不能多给他们一些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呢?学子们寒窗苦读十几年,到头来又不得不无奈就读自己不喜欢的所谓服从调剂专业,说破了还是怕万一退档无学可上,身能由己吗!改开40余年,大学“计划招生”雷打不动,但就业早已推向市场。高考改来改去,近年来又有了新模式。据说其亮点之一,就是12种科目组合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减轻了考生选择专业的压力,大大增加了考生对专业的选择权,提高了志愿的满意度,降低了退档风险。可是在西南交通大学已经过去的录取中,有多少考生真正分享到了如此的喜悦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