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薪令的出台,确实限制了中超的购买力;但是走低价淘宝路线,不代表就找不到好外援啊。就拿2024中超举例,一个亿投入的天津可以引进意大利炮,投入一个亿出头的河南引进的纳萨里奥,麦达纳不好用么?梅州一直都是小本经营吧,那梅州这几年也搞来了杜加利奇、科索维奇吧?二进宫的马里,今年在梅州表现也不差啊。这几年一直饱受资金困扰的沧州,他们这几年选外援,总的来说选的也不错吧?同样是2024赛季很差钱的三镇,若卡和恩里克这种外援淘来的性价比不高么?
其实天津、河南、梅州、沧州这些俱乐部的案例,你一年哪怕就是投一个亿上下,只要你会选,你依旧可以淘宝到在中超相对好用的外援。而投入一个亿上下的俱乐部,都能找到比较好用的外援。有些投入5、6个亿的俱乐部,如果你在转会市场找不到比较好用的外援,别怪足协的限薪令,那纯粹是你俱乐部负责引援的人水平比较菜而已。
说句不客气的,过去金元中超,大家都疯狂砸钱;不管你这个外援是3000万欧,还是5000万欧;不管你这个外援工资是税后1500万欧,还是税后2000万欧。你这个外援只要能在中超踢出1000多万欧的效果,基本就能平趟了,对于砸钱的俱乐部来说容错率很高。
但在后金元时代,购买力下滑,这时候引进的外援好不好用,就是对操盘手眼光、水平的考验了,这时候你通过“性价比”,就能看出各个俱乐部引援的专业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