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山药种植的要点:
种植环境
• 土壤: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在2.0m以下,土层厚1.5m以上,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非重茬沙壤土地块为宜 。
• 气候:山药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0℃,较易受霜冻影响,在寒冷地区种植要注意防寒保暖 。
种前准备
• 品种选择:挑选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病虫性及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品种 。
• 块茎处理:播前将山药块茎切段,切口用生石灰或草木灰涂抹并晾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浸种10min,或70%代森锰锌200倍液浸种15-20min,浸好后晾干。再进行催芽,芽眼萌动并突出表皮至苗长1cm时即可播种 。
种植过程
• 播种时期:10cm深土壤温度稳定在10℃时即可播种,露地栽培一般在4月上中旬 。
• 整地施肥:结合整地施入基肥,每亩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25-30kg复合肥 。
• 栽培方法:有开沟栽培、打洞栽培、管槽栽培等。开沟栽培按100cm的沟距整地开沟,沟宽25-30cm,沟深100cm左右 。
田间管理
• 植株调整:山药苗长约30cm时,保留1-2个健壮主蔓,去除主蔓基部1.5m以下的侧枝;及时摘除不作种用的零余子花蕾 。
• 搭架引蔓:当山药茎蔓长25-30㎝时,及时引蔓上架。支架高度120-150cm 。
• 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以及雨后或浇水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中耕要浅 。
• 肥水管理:苗高30-50cm时,进行第一次追肥,第二次在块茎盛长初期,每次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kg,复合肥25-30kg。生长后期,可用0.3%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 。
• 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 。
采收
• 当山药的地上部分茎叶枯黄时,就可以进行采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