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97年,黄大年决定加入英国国籍,他说:“就算被万人唾骂,我也要改国籍”,不料

1997年,黄大年决定加入英国国籍,他说:“就算被万人唾骂,我也要改国籍”,不料,他回国时,美军的舰队直接退后了100海里。   参考信息:  中宣部追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知识分子”黄大年“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新华社, 2017-05-26. [2022-12-16].   1958年,黄大年出生在广西南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广西地质局的一名工程师。 从小,他就展现出过人的聪慧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黄大年跟随父母下放到桂东南的一个小山村,艰苦的环境并没有磨灭他对知识的渴望,反而激发了他探索未知的决心。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钻研父亲带回来的地质学书籍,对地球的奥秘充满了好奇。   恢复高考后,黄大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选择了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在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他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还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毕业后,黄大年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年轻的教师。但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在黄大年的心中,科学研究没有亲疏远近之分,只有国家利益至上。他曾说,自己最崇拜的科学家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希望成为像他那样对国家有大用的人。   博士毕业后,凭借着出色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成果,黄大年被英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公司ARKeX看中,并邀请他加入。 在英国工作期间,黄大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了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不仅拥有优厚的待遇,还享受着舒适的生活环境,家人也过着令人羡慕的日子。 然而,黄大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深知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他时刻关注着国内科技事业的发展,渴望能够用自己的所学为祖国贡献力量。 他明白,虽然科学本身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自己学有所成,就应该回到祖国,为国家的科技进步添砖加瓦。   2009年,中国启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黄大年看到了报效祖国的机会。他毅然放弃了在英国的一切,包括高薪职位、豪华别墅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决定回到祖国,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 然而回国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黄大年掌握的核心技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至关重要,他的离开无疑会给英国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他遭到了各种阻挠,甚至有人试图用各种手段阻止他回国。面对这些困难,黄大年没有丝毫动摇,他坚定地表示,自己一定要回到中国,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到祖国后,黄大年被任命为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迅速组建起一支科研团队,带领着团队成员夜以继日地开展科研攻关。他将自己在国外多年的科研经验和先进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和同事,推动着中国地球物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黄大年回国后的第一个重大项目,就是领导团队研制中国第一台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样机。这项工程的难度极大,需要攻克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   除了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黄大年还带领团队在深地探测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他主持研发的“地壳一号”深部探测装备,能够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进行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探测,为寻找深部矿产资源提供了新的利器。 他提出的“三深一系统”发展战略,为中国深地探测事业指明了方向。这些成果的取得,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深地探测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在黄大年的带领下,中国在深地探测领域迅速崛起,一些关键技术甚至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例如,中国自主研发的航空重力梯度仪,其探测精度和效率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项技术的突破,使得中国在海洋资源勘探和国防安全方面拥有了更大的主动权。 有传闻称,黄大年回国后,中国在相关海域的科研活动更加频繁,美国军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主动将活动范围后撤了100海里。虽然这一说法无法得到证实,但也从侧面反映出黄大年回国对中国科技实力的提升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然而,天妒英才。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严重损害了黄大年的健康。早在英国工作期间,他就经常感到身体不适,但他总是以工作繁忙为由,没有进行系统的检查和治疗。回国后,他的工作更加繁重,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 2015年,黄大年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即使身患重病,他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而是以更加顽强的意志投入到科研事业中。他经常一边接受治疗,一边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审批项目。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逝世,享年58岁。他的离世,是中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黄大年的一生,是为国家科技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