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建成后,迟早要被炸掉。”你敢相信吗,这句骇人听闻的话竟出自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黄万里之口,要知道三峡工程在建设前就曾引发诸多争议,很多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黄万里只是其中一个。 当时,他顶着压力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比较担心。 从安全角度看,因为三峡大坝的规模太大了,蓄水量也多。 如果要是被敌方的导弹给击毁了,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当时我国的军事防御能力相对比较弱。 大坝建成之后,可能会在打仗的时候成为一个军事的目标。 如果被摧毁了,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就会被淹没。 长江三角洲等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会受到严重的灾害,上亿人可能无家可归。 这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生态方面,长江水流的泥沙含量大,三峡大坝建成后会阻挡泥沙流动。 导致重庆港堵塞,甚至会影响大坝的寿命。 同时,大坝蓄水还会改变周边的生态环境。 让许多水生鱼类都没办法回流繁殖,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 下游沿岸也可能会出现泥沙淤积等问题,对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资金问题,建造三峡大坝需要耗费好多的资金。 初步估算下来搬迁、动工、修建等工作将耗资两千五百亿以上,这些钱谁来出? 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对国家经济是个巨大的挑战。 如果工程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可是现在的三峡大坝已经建成并运行好多年了,事实证明,当时的担忧虽有它的合理性。 但也同时在建设大坝的时候考虑到了这些顾虑,也做出了应对措施。 在安全上,我国的军工部门进行了两百多次模拟打击试验。 大坝采用重力坝的设计,并且周围有着强大的军事防御体系。 即使遭遇了核弹的攻击,也能有效控制损害的范围。 在生态环境方面,通过生态的调度、建设鱼类保护区等措施,生态环境逐渐变好。 在资金上,三峡大坝每年发电量非常的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个三峡工程早都变成我国的国之重器了。 黄万里院士的观点虽然没有变成现实,但是他的质疑和担忧体现出了一位学者的责任感和前瞻性。 同时也让我们在三峡大坝的建设和运行中,更加注重这些问题。 参考资料|:中国经济周刊——当年反对建三峡的那些“预言”应验了吗?我们为什么需要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