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南极考察站里,27岁的苏联医生满头大汗地给自己注射麻醉剂后,用刀切开自己的肚皮,将手伸进腹腔,自己给自己手术你见过吗? 选自: [1] 人民资讯 《给自己做手术,早有医生干过》 在茫茫南极冰原上,一位年轻医生用手术刀划开自己的腹部,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却在1961年真实上演。 六十多年前的南极,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处女地。各国纷纷派出科考队,开启对这片神秘大陆的探索。苏联也不例外,他们组建了一支精干的科考队伍,其中包括一位名叫列昂尼德的年轻军医。 那时的南极科考条件异常艰苦,与外界联系全靠无线电,最近的医疗点要横跨数千公里的冰原。科考站里的医疗设备也十分简陋,只能应对一些基础治疗。列昂尼德作为队里唯一的医生,肩负着整个团队的健康重任。 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列昂尼德突然感到腹部剧痛。作为医生的直觉告诉他,这是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当时南极正值极夜期,外面狂风呼啸,气温低至零下40度,暴风雪封锁了一切对外求援的可能。 痛感越来越强烈,列昂尼德知道情况危急。没有外援,没有其他医生,如果继续拖延下去,阑尾破裂导致腹膜炎的风险会直线上升。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这意味着死亡。 经过深思熟虑,列昂尼德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自己给自己做手术。这个决定让他的队友们都惊呆了,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手术准备工作开始了。队友们按照列昂尼德的指示,将简陋的医疗室改造成手术室。他们找来一面镜子,固定在合适的位置,这样列昂尼德可以看清自己的腹部。消毒液、手术器械、照明设备都仔细检查了多遍。 注射局部麻醉剂后,列昂尼德开始了这场前所未有的手术。他必须在麻醉药效果和清醒意识之间找到平衡点。手术刀划开皮肤的那一刻,整个手术室鸦雀无声,只有医疗器械碰撞的声响。 手术过程异常艰难。由于视角受限,他必须通过镜子的反射来判断手术部位。麻醉药的作用让他的手有些发抖,一不小心还划伤了盲肠,造成出血。但列昂尼德凭借专业素养和惊人的意志力,始终保持着冷静。 整整一百多分钟,列昂尼德与死神进行着殊死搏斗。最终,他成功切除了发炎的阑尾,并为自己缝合了伤口。这场手术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也展现了人类在极限环境下的非凡勇气。 术后的恢复过程同样考验着列昂尼德的意志。在队友们的精心照料下,他逐渐康复。更令人钦佩的是,康复后的列昂尼德继续投入到科考工作中,完成了这次南极考察的使命。 这个发生在冰天雪地中的故事,不仅是医学史上的传奇,更是人类意志力的见证。它告诉我们,在最艰难的处境下,人类依然能够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