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张学良101岁去世,去世之前他哽咽直言,被扣留时保住自己性命的不是宋美龄,而是另一个女人。 主要信源:(齐鲁壹点——于凤至苦等张学良50年:生前买豪宅临终留空墓) 2001年,曾经叱咤风云的“少帅”张学良,在101岁高龄辞世。去世之前,他含泪吐出一句让后人唏嘘的话,“此生无憾事,唯负此一人!”张学良一生经历了无数风波,却唯独对不起一个女人! 张学良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注定被铭记。他是少帅,是将门之后,更是改变历史的关键人物。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他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国家命运。 有人称他为民族英雄,因为东北易帜和平统一了中国,也因为他在西安事变中促成国共合作,间接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大幕开启。但也有人对他颇多微词,认为他在日军侵华之时“兵不血刃”丢掉了东北,留下了国土沦丧的遗憾。功与过难以割裂。 但无论如何,他的选择与行动,始终伴随着巨大的历史责任感。正因如此,他的一生,注定离不开那段极具争议性的囚禁岁月。 1936年,西安事变让张学良走到人生的关键转折点。他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也因此承担了所有后果。这个选择,很多人不理解,但只有张学良心里清楚,如果他不站出来,后果可能更加难以收拾。他是将门之后,也是一位知天命的军人,选择了用自己的性命为大局买单。 但命运并未眷顾这位自认为做好心理准备的少帅。一到南京,他便被秘密扣押,接着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囚禁生涯。有人说是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介入救了张学良,才让他没有遭遇更惨烈的结局。 宋美龄的确曾经出面干预,甚至亲自保证张学良的安全,但承诺终究不敌现实。落地南京后,蒋介石的怒火彻底压倒了一切。虽未取性命,但张学良的人生从此陷入暗无天日。 但真正让张学良得以保住性命、甚至日后重获自由的,却并不是宋美龄,而是他的妻子于凤至。于凤至这个名字,或许没有宋美龄那般家喻户晓,但如果不是她,张学良早就被人暗杀了。 她是张学良的结发妻子,在张学良被囚禁的消息传出后,她毫不犹豫地回到国内,奔走于各方权贵之间。她求助过宋美龄,也拜托过宋家的长辈,甚至以张学良部下的军队为筹码威胁蒋介石。 她的努力虽然未能彻底改变张学良的囚禁命运,但却成功让蒋介石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对张学良下狠手。 不仅如此,于凤至还亲自前往张学良的囚禁地陪伴他。整整四年,她忍受着各种压力,悉心照料张学良的生活。但天不遂人愿,她因为患病不得不前往美国治疗,离开了丈夫。在离开前,她将张学良托付给赵一荻,这才转身离去。从此,这位坚强的女人再也没有回头。 张学良一生风流,但于凤至对他的付出,始终无法被取代。无论是他被囚禁期间的四处奔走,还是忍辱负重的陪伴,于凤至从未犹豫。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样一位不离不弃的妻子,却最终没能得到他一生的专情。 赵一荻的出现,让张学良的爱情故事变得复杂,也让他对于凤至的愧疚更加沉重。于凤至远赴美国后,张学良与赵一荻共同度过了漫长的囚禁岁月。虽然赵一荻同样给予了他莫大的支持,但无法否认的是,于凤至才是那个为他打通生路的人。张学良临终时的那句“唯负此一人”,无疑是对这段感情的深深反思。 张学良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起伏。他是少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风云人物。但从另一面看,他也是个身陷家国大义中的凡人,有过选择的无奈,也背负过难以弥补的遗憾。 百岁人生如一部史诗,张学良的名字早已镌刻在历史中。他的一生传奇而复杂,有爱恨,有光荣,也有遗憾。历史不会忘记他,而他自己也在最后的一刻,用一句话道出了那份最深的愧疚。于凤至,这个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成为他百年生命中的一抹挥之不去的痛楚。 传奇少帅张学良,终究是活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