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还能支撑多久? 有人说,俄军进攻力度不断加大,乌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兵力捉襟见肘,只要俄军突破了乌军的重要防线,乌军就会兵败如山倒,基辅都可能保不住。这种观点是典型的杞人忧天,俄罗斯靠武力征服乌克兰,基本不可能,理由如下: 1.俄军想突破乌军的重要防线,是极为困难的。自去年10月阿夫迪夫卡战役以来,俄军狂攻一年多,付出了巨大代价,但获得的领土收益却极为有限,仅多占领了乌克兰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乌克兰全部领土的1/80,以这样的速度打下去,打到基辅还需要二三十年。以红军城为例,俄乌两军几个月来一直在红军城外围拉锯,俄军想前进一步都很难,退一步讲,就算红军城被攻下,只要乌军在撤退的路线上大量埋设地雷,俄军也很难快速突破。 2.俄军不惜代价的打法难以持久。俄军运用的战术基本上还是二战模式,先是飞机大炮洗地,然后是坦克装甲车掩护下的步兵冲锋,随着坦克装甲车越来越少,现在改用滑板车冲锋或直接人肉冲锋,带来的后果就是伤亡巨大,近期俄军伤亡屡创新高就是证明,伤亡大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征兵困难,新兵训练不足,以至于不得不向朝鲜借兵,以这种方式打下去,迟早有打不动的时候。 3.随着战争的升级,美西方的援乌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每当乌军在战场上快顶不住时,美西方就加大援助或放开武器使用限制,上个月英法美解禁了射程三百公里的风暴阴影导弹和ATACMS陆军战术导弹,这些武器帮助乌军取得了重大战果。近日有消息称,美国的战斧导弹已经到达乌克兰,这种导弹射程达2500公里,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均在打击范围内,该导弹一旦投入使用,战局将对俄军十分不利。 4.乌克兰的军工科技不断进步,军工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三年的俄乌战争激活了乌克兰的军工产业,在盟友的帮助下,乌克兰的武器生产不断取得突破,导弹无人机、喷火无人机,自爆无人艇、海王星远程导弹、作战机器人等不断被开发出来,具备年产200万架无机的能力。机器人和机器狗近日首次投入战场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战果。现在的战争比拼的不光是士兵数量,科技成果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