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不顾儿女们的反对,带着妻子离

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不顾儿女们的反对,带着妻子离开了家,从此后音讯全无,直到10年后,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被紧急送往医院,才揭开了朱敏才和妻子失踪的原因。

2014年,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被紧急送往医院,原来这位老人就是消失十年的前外交官朱敏才,他和妻子孙丽娜的故事,如同深山里的一盏灯,照亮了无数孩子的人生。

时间回溯到2005年,朱敏才,这位在外交界活跃了17年的老同志,现在正式迈入退休生活,妻子孙丽娜,是北京一名经验丰富的小学英语老师,教出来的学生遍布各地。

本该是颐养天年,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光,他们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离开北京,前往贵州山区支教,这个决定的种子,源于电视上播放的一则关于贫困山区孩子教育现状的节目。

那群孩子求知若渴的目光,让这对夫妻心里很不是滋味,朱敏才,这位来自贵州深山的年轻人,对家乡的教育状况有着切身的体会。

他知道,仅仅捐款捐物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真正改善教育环境,才能彻底改变“寒门难出贵子”的困境,孙丽娜,这位对孩子充满爱心的教育工作者,对丈夫的想法表示了绝对的支持。

两人一拍即合,几乎没有犹豫,便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贵州的旅程。

他们的第一站是望谟县第二小学,一个师资严重匮乏的地方,在这里,他们不仅教授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还增加了品德、音乐、体育等课程,尽可能地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接着,他们踏入了生活条件更为艰难的尖山苗寨,走访了全寨83户人家,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尖山苗寨的宿舍是那种四面通风的茅草房,旁边就是有味道的厕所。

为了给孩子们买书,他们不惜徒步几个小时下山,再背着沉甸甸的书本翻山越岭回到学校,朱敏才没有操场,就自己发明了一套“尖山棍法”,带着孩子们做运动。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程,他们努力学习当地方言,并将方言融入到教学中,他们对待那些单亲或留守儿童,就像亲生父母一样,给予很多关心和鼓励。

他们四处奔走,积极联系各方资源,为学校筹集了300万元的建校资金,捐赠了87台电脑和超过1000本书籍,还设立了“白杨助学金”,与中传出版社合作,为当地学校捐赠了大量图书,并组织了“书香文化节”等一系列公益活动。

学校环境改善了,可他们没就此歇脚,又马不停蹄地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学校了,尖山小学在兴义市,望谟县有第二小学,孟关乡有世华小学,遵义县裕民小学,还有中心村小学,他们常年活跃在贵州的几十所乡村学校,日复一日地默默付出。

十年,弹指一挥间,2014年,朱敏才因病入院,这段隐秘而伟大的支教故事才浮出水面,人们惊愕于他衣衫褴褛的形象,更震撼于他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孙丽娜在山区住久了,加上紫外线强,她的右眼已经看不见了,左眼也只剩极少的视力,朱敏才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血糖和血脂偏高,还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情况。

他们从未向学校索取任何报酬,甚至用自己的退休金资助贫困学生,为学校建设电脑教室、修缮学生食堂,即使在北京接受治疗期间,他们也依然心系着山区的孩子们。

2015年初,朱敏才和孙丽娜荣获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在领奖台上,孙丽娜激动地表达了对贵州人民的感谢,感谢他们让自己的支教梦想得以实现。

2017年,一部以朱敏才夫妇事迹为原型的话剧《十年》在国家话剧院上演。

这部剧受到孙丽娜和相关部门的热心帮助,经过专家们多次讨论完善剧本,还通过剧评评选活动,让大众对生命的意义和信念的力量有了更深的感悟。

话剧《十年》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菊隐剧场首演后,反响热烈,随后又在国家话剧院先锋剧场进行了第二轮演出,孙丽娜和北京联合大学的支教团队在首轮表演上进行了互动。

这支团队每年暑假都会前往贵州支教,他们将观看《十年》视为一种精神传承,决心接过接力棒,继续将爱传递下去。

2022年9月25日,朱敏才在北京辞世,享年81岁,他与妻子孙丽娜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教育奉献精神,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也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教育事业中。

他们俩像是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在那片大山里,他们的精神之光将持续指引,照亮教育前行的方向。

评论列表

冷水
冷水 31
2024-12-24 13:50
老先生千古!
逆袭
逆袭
2024-12-25 06:18
伟大无私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