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4岁的清华教授一家乘坐公交车时,与售票员发生了争执,谁料售票员竟猛的掐住教授女儿的脖子,直到女孩逐渐失去了呼吸,可车上的乘客却冷漠的看着这一幕,未曾出手相助。 晏继琴出生在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家庭,其父亲晏平生是清华大学的著名教授。晏平生年轻时候的职业追求十分热烈,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的学术事业中,不幸的是,这也使他忽视了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当他和妻子意识到想要孩子时,两人已步入中年,为他们的家庭计划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晏平生和他的妻子为了能够顺利怀孕,开始四处求医问药,经历了一系列的治疗和调养。经过不懈的努力,晏教授在59岁高龄时,他44岁的妻子终于怀孕了。
为了确保妻子和未出生孩子的健康,晏平生特地请了长假,全心全意地在家中照顾妻子。他们的用心和努力得到了回报,1991年,他们迎来了女儿晏继琴的出生。 晏继琴的到来给晏平生夫妇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和希望。作为晚年得子的父母,他们对晏继琴的爱有加,几乎满足了她所有的需求,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晏继琴自我中心和嚣张的性格特点。在校园中,晏继琴以清华教授的女儿身份而备受瞩目,她的行为无疑是引人注目的,环境和待遇进一步加深了她的优越感。 然而,她的性格特质并非没有代价。晏继琴的嚣张跋扈使她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处于争议之中,尽管在学校里她如鱼得水,但这样的性格长远来看可能为她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埋下隐患。晏平生虽然在职业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却可能在女儿的教育问题上有所欠缺。 时间来到2005年的一天,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晏平生在校园内缓步而行。这天,晏教授决定与妻女一起乘公交车回家。夫人郑娟是学校的行政人员,女儿晏继琴则刚考入了清华大学。 公交车上,售票员开始查票,晏教授作为七十岁以上老人可以免票乘车,而郑娟和女儿晏继琴则需要买票。郑娟从钱包里掏出两张一元钞票递给售票员。就在这时,一位中年妇女突然开口了:"等等,这两个人难道不应该买两元一张的票吗?他们可是在新街口上的车,到蓝旗营应该是两元钱才对。"
原来,中年妇女竟然也是一名售票员,只不过不是负责这趟车罢了。正在收钱的售票员也迟疑了,不确定地问道:"这位女士,请问您是在新街口站上车的吗?"
郑娟一下子涨红了脸,她虽然心知理亏,但面对刚才冷嘲热讽过的人,又不愿低头认错。于是,她强词夺理地辩解道:"胡说,我们是从前面那站上车的。一直以来,这段路都是一块钱一个人,从来没变过!"
然而,那个中年售票员可不是好糊弄的,她坚决地说:"不可能,刚才我亲眼看到你们是在新街口站上的车。如果你不信,可以去调监控。"
郑娟彻底理屈词穷,再也无法狡辩。她窘迫地红着脸,正打算认栽掏钱补票。谁知,她的女儿晏继琴却突然跳了出来,对着售票员破口大骂起来。
饶是在清华园区里长大,见惯了各种大场面,晏继琴的傲慢无礼还是让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她尖着嗓子叫嚣道:"你算什么东西,敢质疑我妈?告诉你,我可是清华教授的女儿,整个学校都得让着我三分,凭你也敢对我们指手画脚?"
愤怒的售票员再也无法忍受晏继琴的出言不逊,她一把揪住女孩的衣领,狠狠地把她推到一边,厉声道:"你这么没教养,是不是平时父母从来不管你?老师也由着你撒野?" 眼看场面一发不可收拾,一旁的乘客纷纷劝阻,要他们冷静下来好好说话。就在这时,行驶中的公交车突然来了个急刹车,所有站立的人都猝不及防地往前栽去。售票员本就处在暴怒之中,一下没能控制好力道,一把攥住晏继琴的脖子,狠狠地把她掼在了地上。 晏教授夫妇吓得魂飞魄散,他们连忙上前查看女儿的情况。可当他们扶起晏继琴时,却发现女儿已经一动不动,脸色惨白如纸。晏继琴脆弱的颈椎在刚才的冲撞中被折断,当场毙命。 经过警方初步调查,事件的起因是晏教授夫妇为了省区区两元钱而耍小聪明,被售票员当场揭穿后又拒不认错。他们的女儿晏继琴从小娇生惯养,狂妄自大,竟然恶语相向,侮辱售票员没文化。激动之下,售票员一时失手,酿成大错。 晏继琴的死给晏教授一家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晏教授夫妇都沉浸在丧女之痛中,无法自拔。每当他们想起女儿的点点滴滴,就会悲痛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