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在台湾的行程中,居然有人直接问马龙:“我能加你微信吗?” Excuse me?这位朋友,你这是要上天吗?马龙被要求加微信 见过追星的,没见过追得这么清新脱俗的。 合着马龙的世界冠军是靠微信好友数堆出来的? 咱们这位乒乓球界的大魔王,刚结束紧张的比赛,估计连轴转得人都快散架了,你倒好,上来就要加微信,这是想跟马龙探讨一下反手拧拉的技术要领,还是想问问他晚上吃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觉得魔幻。明星也是人,不是24小时在线的客服。想跟偶像亲近,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讲究个基本法吧。追星追星,追的是一颗闪耀的星,不是一颗被私生饭骚扰到快要爆炸的星。 马龙的回应也很得体,“不可以”。简简单单三个字,既维护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又避免了不必要的尴尬。要是换了我,估计当场就翻白眼了。 说到底,这就是个边界感的问题。明星与粉丝的边界感 粉丝喜欢明星,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才华、他们的精神,而不是他们的微信号。 咱喜欢马龙,是因为他球打得好,是因为他在赛场上挥汗如雨、永不放弃的精神,而不是因为他朋友圈发了啥、吃了啥。 现在有些粉丝,追星追得魔怔了,恨不得把偶像的一举一动都掌控在自己手里。机场围堵、酒店蹲守、强行加微信,这些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追星的范畴,简直就是私生饭的标准操作。 明星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是耍大牌,也不是高冷,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成天应付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去创作? 想想看,如果马龙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回复粉丝的微信消息,那他还怎么训练?还怎么保持竞技状态? 到最后,球也打不好了,比赛也输了,粉丝们难道就满意了? 真正的粉丝,应该懂得尊重偶像,给偶像留出足够的空间。 理性追星 与其想着加微信窥探偶像的私生活,不如多关注他们的作品,支持他们的事业。 当然,明星也要注意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粉丝。 偶尔的互动、粉丝见面会、签名合影,这些都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 但关键是要把握好度,不能过度,更不能纵容私生饭的行为。 粉丝和明星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关系。 粉丝欣赏明星的才华,支持明星的事业;明星用好的作品回馈粉丝的喜爱。 这才是良性的追星生态。 话说回来,这位想加马龙微信的朋友,您下次还是别这么干了。 与其费尽心思加微信,不如买张门票去看马龙的比赛,为他加油助威,这才是对偶像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