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质疏松,如何正确补钙? 对于健康人群,2018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18-49岁成年人每天摄入钙800 mg,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每天需摄入1000 mg。 在中国人日常饮食中,多食用奶制品和深绿叶蔬菜等含钙较高的食物可以补钙,但是据营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膳食钙摄入量仅约为400 mg,与推荐摄入量还有较大差距,这说明中国人群日常饮食中的含钙量偏低,因此可通过喝牛奶或补充钙剂来增加钙摄入量。 如果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可以选择无乳糖牛奶。考虑到食物的多样性,建议每天至少喝牛奶300 ml(100 ml牛奶含钙量100-120 mg),外加深绿叶蔬菜等其他富含钙的食物。 有人可能听说过,补充钙剂会导致便秘等不良反应。但事实上,不同类型钙剂中的钙含量、吸收率和相关不良反应都不同。具体怎么选呢? 目前,碳酸钙咀嚼片因钙元素含量较高,吸收率高,易溶于胃酸,是常用的钙剂,但不良反应为上腹不适和便秘等。而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同样存在便秘的不良反应。 对于容易便秘的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特别是卧床患者,补充钙剂时尤其要考虑便秘的问题,还有考虑碳酸钙咀嚼片服用困难的问题。对于有肾结石的人,也不建议补充碳酸钙,因为可能会造成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导致出现新的肾结石,或原有肾结石增大,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想要避免便秘,不妨选择醋酸钙胶囊,它吸收率较高,服用后对胃刺激性小,不易便秘,另外也可用于老年肾脏病患者;或选择碳酸钙D3片,它含有的甘露醇有助于改善钙剂导致的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