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支持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治理。 现在最大的问题,我认为是电动自行车以非机动车的属性

我支持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治理。 现在最大的问题,我认为是电动自行车以非机动车的属性,享受非机动车的监管便利(没有驾驶员12分扣分监管,违法成本低,购买成本低,不用考驾照等,也没有交强险),同时也享受机动车的好处(高速、上机动车道),享受跟电动摩托车一样的便利,而且绝大部分如此,便有了罚不责众的心理。 我觉得,放开轻便电动摩托车,至少向特殊人群和单位放开轻便电动摩托车,是比广州市最新政策更好的解决出路。让高速需求强烈的,按摩托车来管理。当初禁摩,主要是高速摩托车和飞车抢夺。现在可以试行优先放开,比如对快递骑手放开,同时,对他们进行严格扣分。当年禁摩,其实摄像头没有普及,现在普及了,其实可以先放开轻便摩托车,限速才50km,比当下很多骑手的电动自行车的最高速度慢多了。关键是,摩托车属性不同,按照机动车管理,扣完12分,保险费用就上来了。用现有的制度来约束摩托车。当然,只放开轻便摩托车,因为骑手有50km时速,也足够了。骑手OK的话,将来也考虑优先放开非骑手的牌照。两周可能,一是单位出面申请,二是竞拍,可以结合起来。这样,因为有单位的,骑手也不会乱来。 我觉得不放开轻便摩托车,一味在电动自行车领域寻求强力治理,要么导致冲突加剧,民众怨天怨政府,民众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不是科学管理的方法。要么导致跟以前一样,执法都是走过场,依然是大量甚至90%车子都改速了,几百万辆违法改装车,政府不抓,公信力没啦。最终,新规成为笑柄。 所以,我的建议,以前是,现在也是,逐步放开轻便电动摩托车,与严格查处电动自行车结合起来。这才是广州电动自行车监管改革的方向。只堵不疏,将来要么会出事,要么治不好。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68
用户11xxx68 5
2024-12-24 16:31
摩托车三轮车都是机动车,为什么都跑非机动车道,有谁管!
忙球和蚌口
忙球和蚌口 2
2024-12-23 06:27
支持把路权平分一下。我只要想到一到汽车可以直接一路飞驰过河就不爽,没人知道电动单车通常都是要推车上几十米天桥然后再推下去的,这个过程多压抑,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觉得汽车和自行车是等同论的。汽车可以用那么多好的路,占据百分之90的公路优质资源,它到底凭啥,是不是开汽车的人比骑自行车的人高贵?
用户10xxx63
用户10xxx63 2
2024-12-23 07:39
已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