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12年洞房之夜,郭沫若见发妻太丑,拒绝同房。他转身竟然与书籍度过一夜。5天后

1912年洞房之夜,郭沫若见发妻太丑,拒绝同房。他转身竟然与书籍度过一夜。5天后,更是毅然坐船离去。 主要信源:(封面新闻——郭沫若和张琼华,谁才是旧礼制的牺牲者?)   洞房花烛夜,新郎却与书同眠?这桩奇闻发生在风流才子郭沫若身上。1912年,这位日后名震文坛的才子,在新婚之夜竟因嫌弃发妻容貌,而选择与书籍共度良宵,五天后更是乘船远去,留下新娘独守空房。   郭沫若1906年,他考入嘉定府中学堂,开始接触新学,思想逐渐发生转变。1914年,郭沫若东渡日本留学,先学医,后弃医从文,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在日本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诗歌、小说、剧本等作品,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 回国后,郭沫若积极投身革命,担任过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全国文联主席等职,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坛巨匠,在感情生活中却饱受争议。他与原配张琼华的婚姻,便是其中最为人诟病的一段。张琼华,一个旧时代的传统女性,一生只见过丈夫三次,却与他维持了68年的婚姻关系。这在现代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甚至有人怀疑这段历史的真实性。   时间回到1911年,正在外地求学的郭沫若突然收到母亲寄来的家书。信中内容简单明了,母亲已为他定下了一门亲事。看到这封信,郭沫若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他原本对包办婚姻就十分抵触,更何况他连对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但信中对女方的描述,却又让郭沫若心生一丝期待。信中说,这位张家小姐与郭家门当户对,不仅容貌端庄秀丽,还知书达理,更难得的是,她没有缠足,拥有一双天然的“天足”。 这在当时可是非常罕见的。读着信中对张琼华气质和相貌的描绘,郭沫若的脸上竟不自觉地浮现出笑容,他开始想象这位素未谋面的未婚妻的模样。   然而,现实却给了郭沫若当头一棒。1912年春天,郭沫若回到老家完婚。当他见到张琼华的真容时,心中充满了失望。 母亲信中所描述的“漂亮温婉”与眼前的女子实在相去甚远。更让郭沫若难以接受的是,张琼华虽然没有缠足,但她的双脚却因为长期劳作而变得粗大,与他想象中的“天足”完全不同。这让本就对这桩婚事不满的郭沫若更加抵触。   尽管如此,在母亲的坚持下,郭沫若还是与张琼华举行了婚礼。但新婚之夜,面对这位与自己想象中相差甚远的妻子,郭沫若实在无法勉强自己。 他找了个借口,转身走出新房,独自一人在书房里,与《庄子》相伴,度过了漫长的一夜。而新娘张琼华,则独自一人在新房中默默流泪,她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要遭受这样的冷遇。她更不敢想象,如果这件事传出去,自己将如何面对亲朋好友的目光。   第二天回门时,郭沫若依然对张琼华十分冷淡,甚至不愿意与张家人多说一句话。他拿出一本《文选》,借口读书,以此来回避与张家人的交流。新婚仅仅五天,郭沫若便匆匆乘船离开家乡,前往成都。张琼华的心中充满了苦涩,但在那个年代,她又能如何呢?她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将痛苦深埋心底。   一年后,郭沫若远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安顿下来后,他立刻写信给张琼华,提出解除婚约。收到信的张琼华如遭雷击,她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要遭受这样的命运。她痛哭流涕,心中如同被万箭穿透一般。 幸运的是,这一年多来,张琼华对公婆的悉心照料,赢得了他们的认可。郭沫若的父母坚决反对儿子解除婚约,他们告诉郭沫若,他们已经把张琼华当作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即使郭沫若不回来,他们也会一直照顾张琼华。看到父母如此坚决,郭沫若只好暂时搁置了解除婚约的想法。   1916年,身在日本的郭沫若邂逅了日本女子佐藤富子。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开始了同居生活。佐藤富子为郭沫若生下了五个孩子。 这段时间,郭沫若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远在家乡的原配张琼华。他与佐藤富子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享受着家庭的温馨。所有人都以为佐藤富子会成为郭沫若一生的挚爱。然而,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将郭沫若带回了国内,也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郭沫若毅然回国参加抗战。回国后不久,他便结识了于立群,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 1939年,郭沫若与于立群在重庆举行了婚礼。而此时,距离他与张琼华的最后一次见面,已经过去了四年。那次见面,还是因为郭沫若的父亲去世。 当时郭沫若带着于立群和他们三个月大的儿子回乡奔丧。面对丈夫带着新欢和孩子回家,张琼华非但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反而热情地招待了于立群,甚至将自己的婚房让出来给郭沫若和于立群居住。她的宽容和大度,让人既敬佩又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