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 日军把渊子涯村给包围了, 正准备想大开杀戒屠村。 但312名村民并想不束手就擒, 联合一起血战1000名日军, 打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家园保卫战, 共击杀日寇121名,光荣战死147人。 1941年12月19日, 盘踞在山东莒南县小梁家的160余名伪军包围了渊子涯村, 要求村民上交粮食, 可是被村里的自卫队用土炮给打跑了。 伪军队长梁化轩添油加醋向日军报告,称渊子涯村里面就是一支抗日游击队, 不但有枪还有炮。 日军队长气极了, 隔天就召集1000多名鬼子杀向了渊子涯村。 可是, 村里并没有游击队,只不过是八路军经常活动的地盘罢了, 但是村里的村民抗日意识非常强, 不仅在八路军的帮助下, 成立了“农救会”, 还以林凡义为村长成立了抗日自卫队。 林凡义率领自卫队打跑了伪军后, 他已经猜到日军会前来报复, 可是自卫队的武器非常简陋, 除了土炮和几支土枪外, 就只有大刀和长矛了。 面对日寇的来犯, 林凡义并没有带领村民转移, 而是带着全村做好战前准备,誓死要保卫家园。 幸好之前渊子崖村为了躲避匪盗祸乱, 而修建了高5米厚1米的坚固土围子, 上面还建有炮楼、枪眼等, 用于与敌人血战最合适不过了。 林凡义集中全村的火药、土炮、土枪等, 再分配到土围子上的各个战斗岗位。 全村312人在林凡义的安排下各有任务, 男壮青年负责守卫围墙, 妇女负责运送弹药和石头, 老人和儿童负责送饭送水和救护伤员。 为了更好观察敌情, 村民还在土围子内侧,搭建了可供瞭望和射击的木架子。 拂晓, 日军包围了渊子涯村, 负责哨岗的村民叫醒了全部正在睡觉的村民, 在林凡义的指挥下, 全村男女老少进入战斗岗位, 一场惊天动地的家园保卫战立刻打响。 日军先是利用强大的炮火, 对着土围子狂轰滥炸, 把土围子炸开一道缺口后, 日军随即发起了冲锋。 敌人攻入村子后果不堪设想,千钧一发之时, 村民冒着炮火连天, 把自家的家具门窗和大石板, 硬是堵住了缺口。 林凡义站在木架子上, 看见日军距离很近了,一声令下“打”。 村民占据有利地形, 有枪的开枪, 有炮的开炮, 没有枪和炮的扔石头。 村民一起发力, 把日军打得伤亡惨重退了回去。 日军非常狡猾, 在进攻土围子时, 因地形不利被打退, 于是集中火力从缺口上发起猛攻,企图清除障碍物攻入村子。 林凡义急忙跳下木架子, 手拿土枪带着40多人前去支援。 在炮火的掩护下, 一队日军跨过了缺口, 林凡义下令土炮齐开火, 刚跨入缺口的日军瞬间被烟雾所包围, 丢下十几具尸体后又退了回去。 但日军退回去后, 又用炮火猛轰, 几番血战下来, 村民也是伤亡惨重。 但面对亲人的牺牲, 村民们没有时间悲伤,男女老少依然执行着各人的任务。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日军攻入村庄,村民将无人可幸免,都会被杀害。 反正无论如何都是死, 他们唯一可做的是多杀几名鬼子。 战斗一直到下午, 土炮的炮弹全部打光了,自卫队和村民终于撑不住。 土围子大量被敌人的猛烈炮火所摧毁, 日军从四面八方杀了进来, 开始了疯狂的烧杀抢掠。 但全体村民没有一个后退, 拿起了身边的武器奋起抵抗, 村里到处都是村民和敌人的肉搏战。林九兰和林崇林手拿大刀, 两人左砍右劈, 一共杀死了8名鬼子, 最后筋疲力尽双双牺牲。 另一处父子用铡刀共同作战, 父亲用刀刚砍死一敌人,左胸就被刺穿牺牲。儿子双眼血红,用尽所有力气把铡刀砍向那名鬼子, 鬼子举刺刀来挡, 但势大力沉的一击, 直接把刺刀砍断, 砍入了鬼子的脖子, 但儿子也被几名赶到的日军刺死。 林九兰母亲和林九臣母亲见儿子牺牲, 两名大娘抓起菜刀就和敌人搏命, 两人合力砍杀了一名鬼子, 但也被赶来的日军双双刺死。 林庆会和林崇洲在战斗中受伤, 被敌人活捉后扔进了火里活活烧死。 另外十几名老人组成老人团, 在砍死6名日军后, 全部战死。 惨烈的血战一直持续到黄昏, 日军伤亡惨重,誓要将全村赶尽杀绝。 危急时刻, 八路军2旅5团的援兵终于赶到, 并在村子的外围与日军激战。 村里的日军不知道八路军有多少人,连忙放火烧屋撤出了村子。 终于, 打了一天惨烈的渊子崖村保卫战结束。 此战, 渊子涯村民用土枪、土炮、铡刀、石头等粗劣武器, 与装备精良的1000日军血战整一天, 没有人临阵退缩。 以牺牲147人的代价, 击毙鬼子121人, 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悲壮战歌, 在抗战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 还被授予为“抗日模范村”称号, 其事迹更是载入了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 他们的精神之豪壮, 惊天地而泣鬼神, 确实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致敬、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