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5日, 张学良给杨宇霆的父亲祝寿,到杨府时, 副官大喊:“总司令到!” 桌子上赌钱的人反应冷淡, 当杨宇霆出来,大家全都站立, 满脸堆笑。 张学良很是尴尬, 随便找了张桌子坐下。 过了一会, 杨宇霆走了出来, 副官大声说:“杨督办出来了。” 话音刚落, 赌钱、吃酒的人纷纷站了起来,杨宇霆笑着和众人一一握手。 当见到张学良夫妇后, 杨宇霆态度自若, 和见寻常人一般, 并无特别的礼数, 打了个招呼就和其他人交谈去了。 张学良浑身不自在, 酒席开了没多久, 他就带着于凤至离开了, 从他起身离席, 到走出杨府, 并无一人出来相送。 在回去的路上, 于凤至气愤的说:“汉卿, 我看杨宇霆才是东北真正的主人, 他眼里一点都没有你。” 张学良和杨宇霆积怨已久, 两人的矛盾在张作霖死后, 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激化。 张作霖在时, 杨宇霆颇受重用, 可谓是左膀右臂般的存在。 奉军的发展, 杨宇霆是立下大功, 著名的“奉军秦皇岛劫械”, 他是主要策划人之一。 1917年7月, 皖系段祺瑞以北洋政府的名义,向日本订购了一千八百万元的军火, 军火就要交付时, 段祺瑞和直系的冯国璋发生府院之争而辞职。 皖系智囊徐树铮不愿这批军火便宜了直系,便让杨宇霆为牵线人, 游说张作霖将军火劫过来。 张作霖忌惮直系, 起初不愿去干, 杨宇霆说明厉害, 并拿出了武器清单。 张作霖看了武器清单后, 满眼放光, 马上去部署。 1918年2月22日, 张作霖派杨宇霆、张景惠⁺带一个旅的奉军去秦皇岛劫械。 2月25日,等日方运输军火的轮船到达秦皇岛,冯国璋派来的一团人清点后装到火车上准备走时,杨宇霆、张景惠带的一旅奉军突然杀出,将一团的直军缴械后, 强行改变火车路线,让其开到了奉天。 靠着秦皇岛劫来的军火, 张作霖扩编了七个混成旅, 所部在几个月内由三万多人增加到十万余人, 有学者评价:“没有秦皇岛劫械的起点, 奉军不可能成为大军, 无力问鼎中原。” 杨宇霆当时和徐树铮走的很近, 两人把劫来军械的四分之一私用, 准备另行组建部队。 事泄后, 张作霖大怒, 扬言要敲掉杨宇霆的脑袋, 杨宇霆知道这个“老张”被惹怒了, 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便仓惶逃离, 投奔皖系去了。 后来, 张作霖气消了, 主动邀请杨宇霆回来,让他担任了奉军总参议、东三省兵工厂总办等要职。 杨宇霆此人恃才傲物, 目空一切, 在整个奉系中, 也就张作霖能镇的住他, 当“老帅”不在,“少帅”上位, 矛盾就显现了。 杨宇霆总以元老自居, 在军政会议上, 时常不给张学良面子, 甚至毫不顾忌的对人说:“小六子难堪大用。” 对于“东北易帜”, 杨宇霆极力反对。 易帜当天, 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都派了代表前来, 张学良见到代表后很奇怪, 问为什么来了不提前告知, 代表说:“我们见了杨督办, 他说不必见你。” 张学良和军政人员合影时, 杨宇霆脸色铁青,拂袖而去, 一点面子都不给。 有一次, 杨宇霆一大早的来找张学良, 卫兵说:“总司令还没有起来。” 杨宇霆推开卫兵, 径直走了进去, 来到张学良的屋外大喊大叫, 在张学良披着衣服出来后, 杨宇霆毫不客气的指着张学良的鼻子说:“老帅在的时候, 可不是这样。” 张学良强忍怒火, 反问道:“我不干, 你来干?” 杨宇霆摆摆手说:“我可干不了。” 张学良一直试图缓和与杨宇霆的关系, 但毫无效果, 在杨父七十岁生日时, 未获邀请的他屈节登门贺寿, 却遭到冷遇, 内心倍感屈辱。 杨府寿辰五日后的下午, 杨宇霆带着常荫槐来找张学良, 说准备成立铁路督办公署。 张学良说事前他怎么不知道, 杨宇霆大咧咧的说:“这不就通知你了吗, 公署的事就让瀚襄负责吧。” 张学良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以“事关重大, 需南京核准”为由拒绝, 杨宇霆不依不饶, 摆出一副你不同意我就不走的架势。 纠缠了一番后, 张学良看了看表, 说:“时间不早了, 该吃饭了, 你们在我这里吃完饭再谈吧。” 杨宇霆说:“我们回家吃, 晚上再来找你。” 两人走后, 张学良短暂思考了一会, 下定了动手的决心, 他打电话叫来警卫处长高纪毅,让他做好除掉杨宇霆、常荫槐的准备。 据说, 在动手之前, 张学良拿出一枚银元,对于凤至说:“若袁头都朝上, 便动手。” 张学良连扔三次, 都是袁头朝上, 便下了决心。 当晚, 杨宇霆、常荫槐进入帅府, 被迎进老虎厅, 两人刚坐下, 高纪毅带人持枪进来宣布对两人执行枪决。 不等杨、常反应过来, 枪声响起, 两人陈尸老虎厅。 事后, 张学良并未为难杨、常的家人, 给两家各送去一万元的抚恤金。 杨宇霆被杀, 吓坏了客居奉天的孙传芳, 他连夜逃离, 任张学良邀请, 再也不去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