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降价!长期降价等于自杀!”波司登请谷爱凌做代言人,结果谷爱凌身上这款羽绒服要6000多,这种羽绒服普通老百姓真能买得起么,可370亿身家羽绒服大佬高德康,曾表示拒绝降价,长期降价是一种自杀行为。 2023年冬天,波司登推出了一款全新设计的羽绒服,并重金邀请冬奥会冠军谷爱凌作为代言人。这款羽绒服主打极寒天气防护,宣称可以抵抗零下50度的超低温。 波司登作为中国本土羽绒服品牌,一直以来都以“质优价廉”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这款新推出的羽绒服却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其售价高达6000多元人民币。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波司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贵了?”“6000多块,都可以买一件国际大牌了!”“谷爱凌代言费那么高,最后还不是要我们消费者买单。”人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着自己的惊讶和不满。 6000多元的售价,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波司登已经不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波司登了。”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写道,“以前我们买波司登,是因为它性价比高,质量好,价格也亲民。现在,它的价格都快赶上国际大牌了,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哪里还买得起?” “6000多块,我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买一件羽绒服。”另一位网友抱怨道,“波司登这是要抛弃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了吗?” 随着讨论的不断发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波司登的定价策略,并对其提出了质疑。 面对波司登的高价策略,许多网友开始呼吁商家考虑普通人的消费水平,设置更加合理的价格。“波司登,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普通消费者吗?”一位网友在波司登官方微博下留言道,“我们不奢望你像以前一样便宜,但至少也要让我们买得起吧?” “谷爱凌代言可以理解,毕竟要提升品牌形象。但能不能推出一些价格亲民的款式,让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羽绒服?”另一位网友建议道。 面对公众的质疑,波司登创始人高德康却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在一次采访中,高德康表示:“我们不会降价。降价是短期行为,长期降价等同于自杀。”他解释道:“波司登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高端羽绒服品牌,而高端品牌需要高价格来支撑其品牌价值。” 高德康还强调:“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单纯依靠价格战来赢得市场。”高德康的“不降价”态度,再次引发了公众对波司登定价策略的讨论。 支持者认为: 波司登作为中国本土品牌,有权追求更高的品牌价值。高端定位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高端消费者。 科技创新和品质提升需要成本,高价格可以体现产品价值。 反对者则认为:波司登作为大众品牌,不应该抛弃普通消费者。高端化路线风险太大,可能会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 6000多元的价格,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太贵了。 波司登高价羽绒服事件,虽然引发了诸多争议,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高端品牌定价策略与市场需求之间关系的契机。希望波司登以及其他企业,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提升品牌价值的同时,不忽视市场需求,最终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双赢。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或修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