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一男子背着家人把60万存款全部卷走,从此杳无音讯,当妻女得知后,以为男子将她们抛弃,可没想到九年后,女儿再次接到父亲的电话,此刻的他已经命在不测,当妻女赶来后,才得知男子消失多年的真相......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山东汉子史业宽坐立不安。电视里不断播放着灾区的惨状,他心如刀绞。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觉得自己应该为灾区做些什么。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史业宽脑海中萌生。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最终下定决心。第二天一大早,趁妻子王芳和女儿小雨还在熟睡,他悄悄地打开保险柜,取出家里多年积攒的60万元存款。他在桌上留下一张纸条:"我有急事要出门一趟,很快就回来。" 带着这笔钱,史业宽踏上了前往四川的列车。一路上,他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终于可以为灾区尽一份力,忐忑的是不知道家人会作何反应。但他坚信,等一切结束后,他会向家人解释清楚的。 到达成都后,史业宽立即前往灾区。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到处都是伤员。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开始参与救援工作。白天搬运物资、照顾伤员,晚上就睡在帐篷里。 最初的几个月里,史业宽将大部分钱用于购买急需的药品和食物。他亲自将这些物资送到灾民手中,看着他们感激的眼神,他觉得自己做对了。随着时间推移,救援工作逐渐转向重建。史业宽决定留下来,继续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与此同时,他的妻子王芳和女儿小雨陷入了焦急和绝望之中。起初,她们以为史业宽真的只是出门办事。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越来越担心。报警、贴寻人启事、四处打听,都没有史业宽的消息。 王芳不得不出去打工养家,小雨也做起了兼职。生活的重担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但她们依然坚强地活着,心里始终抱着一丝希望,期待有朝一日能再见到史业宽。 而此时的史业宽,已经完全融入了灾区的重建工作中。他用自己的建筑技能参与房屋重建,帮助灾民修缮家园。闲暇时,他还会教孩子们读书写字。渐渐地,他成了当地人眼中的"史大哥"。 60万元在灾区的重建中很快就用完了。为了继续帮助这里的人们,史业宽开始打零工赚钱。他住在简陋的工棚里,省吃俭用,将赚到的钱几乎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帮助有困难的家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史业宽始终坚持着自己的选择。他经常想起家人,但又担心自己的解释无法让她们理解。他害怕面对她们的质问和失望的眼神,于是一再推迟与家人联系的想法。 就这样,九年时光悄然流逝。2017年春天,史业宽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起初他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但症状越来越严重。在志愿者朋友的坚持下,他才勉强去医院做了检查。 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胃癌晚期。医生告诉他,即使立即开始治疗,生存期也不会超过半年。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史业宽第一次感到了后悔和恐惧。他后悔这么多年没有联系家人,恐惧自己将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在病床上,史业宽终于鼓起勇气,颤抖着拨通了女儿小雨的电话号码。史业宽简单地解释了自己的处境,恳求女儿原谅,并希望能见上最后一面。小雨又惊又喜,立刻答应和母亲一起赶来看他。 三天后,王芳和小雨终于来到了成都的医院。当她们推开病房门的那一刻,看到的是一个憔悴不堪、形容枯槁的老人,也那张熟悉的脸上布满了皱纹。 "老史,你这些年到底去哪儿了?"王芳哭着问道。 史业宽虚弱地笑了笑,慢慢讲述了这九年来的经历。 "我本想等做完这些事就回家解释清楚,可是总觉得还有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时间一天天过去,我越来越不敢面对你们,怕你们无法原谅我。"史业宽说着,眼泪不住地流下来。 王芳和小雨听完,既感动又心疼。她们理解了史业宽的选择,也为他的无私奉献感到骄傲。虽然失去了相聚的九年时光,但此刻的重逢让他们倍加珍惜。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史业宽终于可以和家人在一起了。他们聊着这些年各自的经历,弥补着失去的时光。尽管身患重病,史业宽的脸上却总是挂着幸福的笑容。 临终前,史业宽向妻女表达了歉意和爱意,并提出了最后一个请求:"我想把我的眼角膜和遗体捐献出去,继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王芳和小雨含泪答应了他的心愿。 2017年2月25日,史业宽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按照他的遗愿,他的眼角膜被捐献给了需要的患者,遗体则捐给了医学院用于教学研究。 史业宽的事迹很快在当地传开。许多受过他帮助的灾区群众自发前来悼念,他们带来了鲜花、照片和感谢信。人们纷纷表示,要将史大哥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史业宽的事迹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这个世界带来改变。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就能创造出无限的可能。虽然他的选择曾给家人带来痛苦,但最终他用大爱换来了理解和宽恕。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去关爱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