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5岁少年带着肝癌父亲到杭州看病,主治医生见他可怜,多次请他们到家里吃饭,后来父亲回家休养,医生留下一张纸条,说有事打电话。不料,纸条遗失,少年只记得医生名字和他家香喷喷的红烧肉,如今,35年过去了,他终于找到这位医生,表达了迟来的谢意。 吴志平是个木匠,靠着这门手艺养活一家人。一家三口虽然不富裕,但也过得其乐融融。然而命运似乎对这个家庭格外残酷,吴志平被查出肝癌晚期。为了治病,家里已经花光了积蓄,还借了不少外债。 吴志平的儿子吴强也选择辍学独自照顾父亲,四处求医。这一次,他们听说杭州的大医院技术好,便满怀希望地赶了过来。在医院里,吴强遇到了主治医生潘浩。他注意到吴强父子的情况,便主动上前询问。得知吴志平的病情后,潘浩叹了口气,拍拍吴强的肩膀说:“小伙子,别太难过,我们会尽力治疗的。” 一次,潘浩看到吴强在病房里啃馒头,便问他:“小伙子,你怎么不吃菜啊?”吴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医生,我……我省点钱给我爸治病。”潘浩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让吴强等着,然后去食堂买了两份饭菜回来,递给吴强一份:“吃吧,别客气。” 潘浩了解到吴强父子在杭州没有亲人,便时常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潘浩的妻子是个善良的女人,她热情地招待吴强父子,给他们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在潘浩家里,吴强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他吃着潘浩妻子做的红烧肉,心里充满了感激。这顿饭,是他这段时间以来吃得最香的一顿。 潘浩不仅关心吴志平的病情,还关心吴强的学习和生活。他知道吴强为了照顾父亲辍学了,便鼓励他:“小伙子,你要坚强,等你爸好了,你还要继续上学呢。”吴强点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报答潘医生。 然而,吴志平的病情并没有好转。他在医院里住了几个月,身体越来越虚弱。医生告诉吴强,吴志平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吴强心里难过极了,但他不敢告诉父亲。一天,吴志平突然对吴强说:“儿啊,我想回家了。”吴强知道,父亲这是想落叶归根。他含着泪点点头,为父亲办理了出院手续。 临走的时候,潘浩给了吴强一些钱,让他路上小心。他还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自己的联系方式:“小伙子,你爸要是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 不久后,回到家的吴志平去世了。吴强悲痛欲绝,他抱着父亲的遗体,哭得撕心裂肺。父亲去世后,吴强把潘浩的纸条小心地收了起来。他知道这是潘医生对他的恩情,他一定要找机会报答。 时间一天天过去,吴强慢慢长大。他凭借顽强的毅力,自学了高中课程,并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他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生活逐渐好转后,吴强开始寻找潘浩医生。他想找到恩人,亲口对他说一声谢谢。然而,由于时间太久,纸条已经遗失了。吴强只记得潘浩医生的名字和他家香喷喷的红烧肉。 为了找到潘浩,吴强四处打听。他联系了杭州的医院,询问是否认识潘浩医生。由于时间太久,医院的工作人员已经记不清了。吴强又在网上发布了寻人启事,希望能够得到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吴强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告诉他,他认识潘浩医生,并提供了他的联系方式。 吴强激动极了,他立刻拨通了潘浩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喂,你好,请问是哪位?”吴强哽咽着说:“潘医生,是我啊,吴强,您还记得我吗?” 潘浩愣了一下,然后惊喜地说:“哎呀是你啊,小伙子,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吴强激动地说:“我很好,潘医生,谢谢您当年的帮助。我一直想找您,亲口对您说一声谢谢。”听到吴强的话,潘浩也很高兴。他说:“别客气,小伙子,你能过得好,我就很开心了。” 为了表达对潘医生的感谢,吴强决定带着家人去杭州拜访他。他精心挑选了一份礼物——一面“医德双馨”的牌匾。 当吴强站在潘浩家门口时,他有些紧张。他轻轻敲了敲门,心里忐忑不安。不一会儿,门开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出现在吴强面前。吴强仔细辨认了一下,确定是潘浩医生。“潘医生!”吴强激动地喊道。潘浩愣了一下,然后认出了吴强:“哎呀,是你啊,小伙子,快进来坐。” 吴强把礼物和牌匾递给潘浩,感激地说:“潘医生,这是我给您准备的礼物,感谢您当年的帮助。”潘浩接过礼物和牌匾,感动得热泪盈眶:“小伙子,你太客气了。” 两人坐下来后,开始叙旧。吴强向潘浩讲述了这些年来的经历,以及他如何努力学习和工作,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潘浩听得很认真,他感慨地说:“小伙子,你真的很棒,我为你感到骄傲。” 临走的时候,潘浩拉着吴强的手说:“小伙子,以后要经常来看我啊,咱们要像家人一样常来往。”吴强点点头,眼里满是感激和敬意。 如今,吴强和潘浩医生已经成为了忘年之交。他们时常通电话、聊天、聚餐,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友谊和亲情。吴强知道,这份友谊和亲情将会伴随他一生,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