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内,岛国可能会有再来一次高速增长计划的发展机遇。 无论人均收入还是GDP,都将大幅超过东大和西大的总额。 之后,也将再躺平20年,30年。 也就是所谓的失去30年,正是上一次倍增计划超额完成后,需要吸收消化的过程。 现在看来,时机已经差不多了。 鉴于之前60年的经验和教训,新一轮计划不会有30年之久。 无论东大还是西大,一开始就不应当坐视其再度施行过激的经济政策。 2026-2035是比较可行的时间段,具体的开启时间点,也许取决于东大和西大之间的摩擦烈度。 一旦东大和西大矛盾加剧,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它弄出什么幺蛾子了。 东大,南大和北大的经济学者们也看不懂。 实际上,岛国可以随时重启增长计划,根本不会受到外部影响。 新一轮倍增计划应该只有十年,每年人均GDP至少要增长10~20%,如果岛国人更疯狂一点,可能会达到20~30%,甚至30~50%。 所谓经济增长,说白了就是数字游戏,闭门造车即可,大幅提高“造车“相关人员收入,是最直接简单的方法。 至于造的车是正资产还是负资产都无所谓,只要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即可。 即便是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是不行。 提升生产效率以及研发高价值产品,可以等增长计划完成之后,才有必要慢慢搞。 如果你能理解挖个坑再埋起来的讽喻 ,就不难理解经济学其实是一门战略忽悠学。 否则,岛国人何德何能,当真能创造出经济奇迹,能东大南大北大所不能? 仅仅只需要胆子大,步子快就足够了。 而岛国偏偏就有胆大的禀赋。 不然,如何能坚持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周期,让GDP翻滚了上百倍。 新一轮只有十年八年,可能经济至少再增长十倍以上,起码要达到东大和西大的GDP总和。 然后就要再次停滞,继续吸收消化。 引发经济高速增长,只需要国民收入大幅提高,能够支撑物价上涨,企业即使没有扩大生产,也能获得更多利润,从而不断增加人员工资。 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物价必然随之上涨。 人均收入提升,物价上涨,货币汇率下降的幅度,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 一旦人均收入,物价和货币汇率趋于稳定,经济增长周期也就结束了。 只要形成了内部循环的闭环,就能无限飞升。 岛元相较半岛元,汇率还有900%的贬值空间。 半岛国学习岛国,学成了半瓶醋,骨子里没有岛国人疯狂,既没有超额完成增长目标,也未能及时停下来修炼内力,恢复元气。 高速增长并非只有好处,没有一点坏处。 首先,这是一个重新分配的过程。 未来预期收入越高,现在和过去获得的财富就会越贬值。 通常情况下,社会总财富是不会消失的,只是被增长计划挪移去了未来。 因此,经济增长越快,未来预期收入越高,当下和过去的经历者越痛苦。 而所有流过血汗的人,将在完成一轮经济增长计划目标,并及时终止后,都可以在被窝里躺平。 30年来,爆发后的日本人,就躺平在被窝里偷笑。 你以为的停滞,其实是经济规律。 超额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后,必须停下来,最佳状态是保持既不增长,也不下降。 经济增长维持0.5~1.5%的上下浮动就好。 如此,一切痛苦才能被抚平,然后才谈幸不幸福。 经济不再增长,物价和收入保持稳定,现在和未来获得的收入就不会再大幅贬值。 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停滞增长的时间越长,无论就业者还是经营者,所能积累的财富必然越多。 经过30年默默修炼内功,岛国静极思动,伺机而动是必然的。 经济高速增长是整个社会都将经历的蜕变过程,大多数人压力山大,计划周期宜短不宜过长。 但要想在短期内成为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东大也有30年的快速增长期,只不过胆子不够大,瞻前顾后,未能达到预期的十之一二。 毕竟东大本来计划20年就要实现几个现代化,势必赶超西大的。 显而易见,有点保守,步子还是太慢了。 而计划一旦放缓,甚至暂停,就难以为继。 假如东大在十几年前,人均收入就增长到了50~80万,超高薪全世界挖掘人才,也可以停下来躺平30年,慢慢修炼内功,研发高质生产力。 毕竟人均收入达到50万,GDP至少是西大的5倍了。 岛国早在30年前就已经超额完成了第一轮经济增长计划。 人均GDP超过了西大,当时已经没必要继续增长了。 继续增长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但是,停滞30年也已经够了。 而经济增速如果低于10%,规模超越西大遥遥无期,岛国内部也无法承受太过漫长,甚至看不到尽头的折腾。 东大也有机会,东大实际上已经具备超然规模。 只是分配没有搞好,完全可以在两个5年计划之内,至少将各行业最低工资标准从2000逐年提升50000每月。 期间人工成本暴涨,物价飞升,货币汇率猛降是必然要面对的。 因此一旦完成计划,就要完全停下来,保持人均收入和物价都不再增长,以巩固超额成果以及超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