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Nolan:《美国对中国的冷战注定失败》
Peter Nolan是剑桥大学教授,建立了剑桥中国研究中心。
这本书180美元,外国书是真贵,预计2025年初出版。内容就是说中胜美败,从历史、文化、地缘政治的角度。
美国对中国发起新冷战,特点和对苏联的旧冷战不同。新冷战多了很多美国并不一定擅长的因素,更为多元化,如半导体技术竞争、经济脱钩、产业链重组。而美国人现在还是传统冷战思维主导,没有准备。
Nolan认为,中国的回应很有特色,不是“以德抱怨”试图善意化解(都知道这不可能),也不是“对等还击”(以同样方式回击,returning aggression with aggression)。
中国的会应,吸取了孔子的智慧(这是作者的感觉,应该是指中国传统智慧的综合),retuned aggression with firmness,可能应该翻译成“以直抱怨”?
这意思是说,中国坚持原则立场。在南海坚决以实际行动捍卫主权。在芯片半导体领域,加速推进技术自主。采取措施,稳定了新疆和香港局势。这些应对,Nolan认为值得赞赏,认为应对很成熟,让美国无机可乘。
另一方面,中国也没有激进,既坚持了原则,又避免了冲突升级失控。这大约是说防守反击的风格,没有盲目出击。
基于这些分析,作者论证了美国新冷战的失败,需要转向与中国限制冲突、部分合作,冷战路走不下去。关键在于,美国面对的麻烦不止中国,美国内部、美欧之间,还有气候变化等全球大问题。在多极化的世界,新冷战不得人心,强搞是自讨苦吃消耗资源。
美国需要摆脱单边主义思维、冷战对抗思维,开展国际合作,特别是与中国深度合作。
作者结论是审慎乐观,尽管中美存在严重分歧,但长远来看合作是唯一现实选择,中美合作对全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