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品茶,亦是品人 这首七言律诗,是苏轼对好友曹辅寄赠的壑源新茶的赞美之作,同时也体现了苏轼对茶的深厚情感和独到的审美眼光。 个人觉得 颈联亦可扩展至品人。 作品原文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3。 作品注释 仙山灵草湿行云:指茶山上的灵草被行云打湿,象征着茶芽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生长。 洗遍香肌粉未匀:用美人出浴的比喻来形容茶芽未经人工修饰,自然美丽。 明月来投玉川子:指曹辅寄来的壑源茶如同明月般珍贵,而苏轼自比为唐代茶人卢仝(号玉川子),表达了对好友赠茶的感激之情。 清风吹破武林春:形容饮茶后感受到的清风拂面,如同春天的气息。 要知冰雪心肠好:指茶的内质高雅,如同冰雪般纯净。 不是膏油首面新:批评当时流行的在茶饼表面涂抹膏油的做法,强调茶的品质应以内质为重。 从来佳茗似佳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苏轼将好茶比作佳人,表达了对茶的高度赞美和喜爱。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文学作品涵盖了诗、词、文、书、画等多个领域,其中茶诗尤为著名1。 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壑源茶的卓越品质,也反映了苏轼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深刻理解。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苏轼将茶的美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这首诗成为茶诗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