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极越 的事儿,资本市场各家的是非我们就不去多说了,需要更专业的、掌握更多信息的

极越 的事儿,资本市场各家的是非我们就不去多说了,需要更专业的、掌握更多信息的人去分析。

反而对于用户层面提一点我们的初步思考:

中国汽车新能源化至今,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也就是电动化和智能化;当然智能化也不是某一天突然出现的,而是伴随着 含电量 的提升,有了智能化基础逐步产生的。彼时大家能够切身体会到的是车机系统(相较于燃油车只有一个收音机反差太大了),后来才有智驾系统、智能影音系统以及主动降噪等相关技术的上车。

但是同时这里面又牵涉到一个商业模式的问题。在无网的情况下,用户买回去的就是一个单机系统,你品牌倒闭了也没所谓我还能继续用。现在一旦品牌或服务商不在了、或者与通讯运营商出现纠纷了,车机就很快几乎变成一个废物,我们之前也有过帖子介绍过威马车主的情况。

所以在业态上,会不会产生新的形式,也就是物理硬件是主机厂来供应;而车机系统则有第三方来服务,这样即便主机厂没了,因为第三方系统服务商还在、还能够继续为车机来服务?或者说,随着竞争烈度的加剧,后面说不定还会有一些品牌最终走不下去,这样市面上就存在大量的被因限制而闲置的车机资源,与之相对应的也就有大量的车主需要继续使用这些车机资源,这不就是商机么?而且现在的智驾,已经的确有不少用户愿意付费使用的。

当然这里面有两个想得到的门槛

1、主机厂肯定是希望掌握更多的资源、并在用户付费享受服务的时候获得更多的费用分成,这也就注定了大部分主机厂更愿意选择自主搞

2、第三方系统及其服务的通用、兼容性问题。

会在什么时候去牵头做这样的与车机系统兼容性相关的标准呢?

最后说一点猜想:

1、就如我们前几天初步盘点智驾的时候说的一样,这个市场供应商有点多,接下来会通过竞争筛选出几家;车机系统应该也会面临类似的境遇(当然主机厂同样如此)。

2、用户对于智能化方面的溢价可能要开始打问号了,毕竟一旦没法提供服务了你智能化的东西在我车上就是一个累赘,我为什么还要买单?